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9日开考。今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了16万,创下了200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去年持平,计划招生46.5万人,招录比约为3∶1。
据了解,今年有25.8万名考生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增加3万余人,超过了1997年全国考研学生总数。
扩大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是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新举措。根据教育部要求,今年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单位招生时,以2009年为基数,按5%—10%的比例减招学术型研究生人数,减少的部分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
今年起,我国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制度。教育部特别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在报名时进行区分,并再增加一条专业学位硕士复试资格线,为专业学位报考考生增加机会。
受冷空气影响,刚过去的周末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阴冷。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的考研行情可谓火爆,考研人数画出一根快速上升的大“阳线”。
为什么考研人群今年会突然暴增?为什么中国在经济走出低谷、不断向好时,会遭遇到考研热?本报记者对国内部分省市的考研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象:考研“火情”燎原
今年各地考研的火爆程度可称“燎原之势”。
记者在上海了解到,今年全国报考上海市54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达到10.59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9.8%。其中,在上海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为4万余人,也比上年增加10%。据介绍,以往报考上海的考研人数最高点在2006年,为10万多人,2007、2008两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开始回升,今年重回10万人高位。
而广东的情况也相似。今年广东全省有4.5万余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比去年增加8197人,增幅达22%。
在天津,共有34281名考生在近1000个考场参加了考试。据了解,今年全国共有44967人报考天津市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西省也迎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历史新高,共有考生36626万人,比去年增加4664人,增长14.59%。其中,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有24464人,占到总报考人数的66.79%。
在云南,今年报考的考生数为17744人,较去年增加23.91%;今年安徽省考研人数达58211人,比去年的51860人增加了12.2%。
原因:“缓一缓再就业”
“现在就业压力太大了,还是缓一缓的好。”今年将从安徽省黄山学院英语系毕业的梁倩茹参加了考研大军。“考研也是适应社会需要。”梁倩茹说,她所在的班级今年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参加考研,“希望可以再缓冲两年。”
上海的考生小杨也抱着相同的心理:“找个适合自己的好工作不容易。考研多了一次机会,躲过这段经济低潮期再就业。”
即将从云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的杜静也参加了考研,她说“我这个专业找工作很困难,所以压力特别大。如果今年没考上,明年还会再考。”
从重庆大学赴广东考研的小邓同学坦言,考研没想过往学术上面靠。虽然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就业,但实际上还是逃避就业难的现状。如果考不上,她也只能选择先就业,来年再考。
“据我们了解,许多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目的是因为马上就业有困难,想通过读研做一个缓冲。”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宁对此有清醒认识。
预测:明年竞争更激烈
考研人数激增,主要是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这就是为什么考研大军今年反弹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630万,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量毕业生仍会选择考研,2011年考研竞争将更为激烈。”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桂萍称,2007年是考研热的“降温年”,但如今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用人更加挑剔,研究生过去的“求职遇冷”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李天凤教授分析说,本科生认为研究生的起点更高,所以想通过读研寻求更好出路。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应届毕业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的考生都做了考研、就业两手准备。这是一些学生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考研对人力资源进行再投资,希望能赶上经济复苏期,顺利就业。“把经济周期和教育周期错开,可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考研后也未必会好找工作或找到更好的工作,考研与否,还是要看个人的职业理想和行业状况。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