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院校 > 民校新闻

30岁农民火炬手高分就读北京吉利大学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9-16文章来源:京华时报作者:苏季

  昨天,一家企业决定资助李树文生活费后,他终于可以安心读书了。他是一名高龄大学生,已经30岁了。

  15岁他读初中二年级时因家贫辍学;3年后,他成为了一名工程兵,因为听说部队可以考大学。

  又过了3年,李树文复员回到了位于贵州紫云县的村里,他没能去读大学。看到家乡的贫困面貌,李树文义务架桥、修水池、修学校,他希望村里的孩子有学上。

  6年时光倏忽而过,27岁的李树文背起书包重读高一,他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因为努力,他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同期而至的喜讯是,他考上了北京吉利大学。因为没钱交学费,他差点与大学失之交臂……

  “高龄”大学生

  在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教室里,坐着一位皮肤黝黑的学生,看上去比同班其他同学略显“成熟”,他就是李树文。

  他已经30岁了,来自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松山镇红光村。

  9月2日,吉利大学开学,李树文从贵州乘火车来到北京,因为无力支付一年1.2万元的学费,当天他又回了老家。他说,当时他只带了不到3000元,远远不够一年的学费。

  3天后,他在老家接到吉利大学招生办主任徐志国的短信,短信说“看到你的事迹后,学校决定减免你所有学费,请你来学校报到,请看到短信后与我们联系。”李树文说,此前几天他的手机一直关机,开机后看到这条消息,他不敢相信是真的。在反复和徐志国通话确认是真的后,9月6日,李树文乘火车准备赴京。

  上火车前,他还是不放心,又给徐志国打了个电话,“如果不是真的,进京一趟来回的火车费282元,顶得上我半年的复读费呢。”在徐志国再三保证后,李树文来到了吉利大学。

  在吉利大学,显然,他是个高龄学生,同学都比他小十几岁。李树文的同龄人,一般都开始在社会上打拼了。

  为什么30岁了才来读大学?学校为什么减免了他的所有学费?这和李树文的传奇经历有关。

  农民火炬手

  6月13日,李树文走出高考考场6天后,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他是紫云县仅有的两名火炬手之一,而且是一名农民火炬手。

  之所以推举他,紫云自治县宣传部部长郭修说,因为李树文的行动感动了县里很多人。在他的努力下,李树文所在的村子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在他的启发下开始造林种果树,发展副业,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传递火炬后,李树文在县里更是成了名人。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早年,他初中没毕业就因家贫辍学了。

  李树文家中兄妹5人,他排行老大。李树文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并希望有一天能考上梦想的大学。1991年,因家境贫困,还有4个弟弟妹妹读书,作为长子的他为了帮父母分担,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

  在家务农的时间里,李树文一直没有放弃上大学的梦想。两年后,当得知部队可以考大学后,他应征入伍,在云南大理成为了一名工程兵。服役期间,他在训练之余也经常看书自学,后来因自己高中未毕业不得不放弃考大学的想法。3年后,他复员回乡。

  自己花钱办学

  回乡后,李树文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先后15次到云南和广东等地,用辛苦赚来的钱供弟弟妹妹们读书。在打工期间,他屡受挫折,并深深地感到知识的重要性。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准备回家用双手改变命运。

  李树文生活的松山镇红光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石少土,基本无地下水源,人畜饮水都要靠“天”。在红光村的山脚下,村民们挖了大大小小的水坑用来蓄积雨水。天气放晴一段时间,村民饮水便成为问题,只能步行到邻村取水,“要走两个小时的路程,乡亲们太辛苦了”。李树文说,看到这些,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为何不修建一个大蓄水池?

  李树文说干就干。他用铁锤和铁钎将山上石块开采下来,铺地造池。在当地水利局资助下,水池建成了。

  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李树文开始琢磨怎样脱贫致富。在红光村,村民的生活来源只是依靠土地,并没有其他副业。经过考虑,他决定在自己土地上种植1000多棵果树,还发展起了林下养鸡。很快他被推举为村里的科技副主任。

  3年后,他已经有了6000多元积蓄。照此势头,他很快就会成为村里的富户。但此时,他又有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修建村小学。

  由于时常发生地陷等地质灾害,红光小学1999年成了危房。村里108名学生只得舍近求远到其他小学读书。由于路途太远,山路崎岖,一遇下雨或者冷天,很多低年级学生都不能正常上学,有的干脆辍学在家。李树文便把村里散落的学生聚集起来,花钱请人将校舍加固,继续上课。他除了自己当代课老师外,还从其他地方聘请新老师,开设了一至三年级教学,用养鸡的收入支付老师的工资。学校一直办到2003年,李树文花掉了所有的积蓄。

  独自开山架桥

  李树文的相册内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座美丽的石桥,30米长,7米高。这是他用6个月的时间,凿山背石头堆砌起来的。

  李树文说,村里通往县城的公路约有4.6公里,一路山路,村民出行非常不便。

  2002年,通往红光村修了4年的公路已经完成,可是,一条大山沟却成为了“拦路虎”。因为有工程兵的经历,他决定亲手架桥。没钱开山炸石,没有其他村民帮忙,李树文扛起大锤,将山石开出来,然后用筐背到山下,“每次最少背200多斤石块”。为了便于堆砌,他将每块石头修整成方形。

  李树文说,那段时间太累了,他回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6个月后,他架起的石桥已经初具规模。一次,紫云自治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到红光村调研,偶然看到他的举动,将情况反映到相关部门。

  随后,水泥等物资运来和支援力量赶到。在扶贫办的帮助下,石桥在一个月后修建完成,公路通到村里。

  重返校园

  虽然村里的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贫困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村里穷的根源就是没有文化”,长期的观察和思考让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年来,求学的理想一直藏在他的心里,曲折经历让他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李树文说,考学是他多年的愿望,“我一直在等,我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李树文有着农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但他却不愿安于现状,守着贫困。家里条件逐渐有了改善,弟弟妹妹也相继自食其力。

  在告别学校12年后,2005年,李树文毅然决定重新背起书包,来到紫云民族中学读高一,他在班级中是年龄最大的学生。

  谈起他高中读书的经历,还颇有戏剧性。那时,他代课时的学生和他同在一个班级,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初中的一位女同学竟然成了他的英语老师。“刚开始他还感觉不好意思”,紫云民族中学副校长焦辙说,为此,他们特意开导了李树文。时间久了,他也就渐渐习惯了。

  由于放下书本多年,学过的初中知识对他来说也变得生疏。除了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新知识外,课余时间他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几倍的努力。

  为了补回以前落下的课程,他每天要学习到凌晨2点才睡觉,早上6点便早早起来去上自习。在他的课桌上,总能见到初中课本。遇到初中学过的不懂知识,他便拿出来翻一翻,如果实在不懂,就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刻苦的努力终有回报。

  在他入学一个月后的月考中,他这个初中没有毕业的学生名列班级第7名。到了高二文理分班时,李树文则以文科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尖子班”。

  3年的努力,终于等到即将开花结果的日子。今年6月7日,李树文迈进高考考场。

  步入大学

  高考成绩公布,李树文最终以503分的成绩达到贵州省文科二本分数线。8月28日,他收到了北京吉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李树文异常高兴,自己多年的大学梦终于变成现实。然而,高兴的同时,李树文又发起愁来。面对高达1.2万元的学费,他开始变得不安。

  李树文说,在他筹集学费时,有朋友建议他将火炬卖掉凑学费,但被他拒绝。“只有这么一次机会,火炬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还属于整个紫云县,不能卖火炬。”在校园里徘徊了几圈,考虑再三,李树文决定回家复读。当晚,他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如果不是北京吉利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徐志国无意间看到他的事迹,也许李树文现在也不会坐在大学的教室里。

  徐志国说,他有上网浏览关于学校新闻的习惯。9月5日,他在上网时无意看到当地媒体关于李树文的报道,而李树文正好被他们学校录取。于是,他立刻打电话到报到处查询李树文是否来学校报到。得到的回复是,他当时确实来了,但并没有交学费,当天已经离开。

  “肯定是因为学费的问题”,徐志国说。看到相关报道后,他被李树文的行动所感动。他将此事反映给吉利大学校长江树人。“经过商量,学校决定免除李树文的所有费用,他只需要自己支付生活费就可以。”

  江树人说,来吉利大学读书的以富家子弟居多,缺少吃苦精神,李树文的求知欲望打动了他们,学校希望他能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周围的同学。

  解决了学费,李树文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江树人说,学校本来打算为他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得知李树文的曲折经历后,决定资助生活费让他读完大学。

标签:民办院校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