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专访:姜波院长谈大学教育
教育工作者要有超前的育人眼光
本期嘉宾:姜波,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博士,曾留学海外10年,为我国引进外资及高科技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要社会职务:中华教育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先后被评为“2007陕西经济十大风云人物”,2008年荣获“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十大公益模范人物”等。
在中国目前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有超前的眼光,这种超前的眼光,包含着对教育的冷静思考,让教育真正回归教育原点和从我做起、维护健康纯洁的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
■这场金融危机很“及时”
2008年,发生了雪灾、地震、奥运和经济危机,身处教育行业,我不得不反思那些和教育密切相关的东西。高校中,一些学生身上简朴、诚实、独立、勇于负责的品质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贪图享受、懦弱、不敢承担责任、虚荣等等十分危险的信号。2008年雪灾、地震发生的时候,上下团结一心,渡过难关。假设几十年之后,如果再出现这样的“风浪”,这种担子就需要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建设者来承担。如何承担?承担得起吗?所以说,这场金融危机很“及时”,促使很多人开始冷静反思。
■大学需真正回归教育原点
应该说,中国的教育目前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大学轨迹是什么?办学方向又是什么?我认为,大学教育必须回归到真正的教育原点。这个原点就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以及人本主义的育人方式,培养出有思想、有个性、负责任、顾全大局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应该是符合新时期中国发展建设需求的高素质社会公民,进而才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栋梁之才。但是,看看目前的高等教育,育人模式单一,几十所甚至几百所大学老师同一个腔调讲课,这些现象的确让人担忧。著名教育家、北大已故校长蔡元培先生主张,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必须是思想之独立、学术之自由,而后为国家谋福祉。
■纯净教育环境承载未来中国希望
教育工作者要有超前的育人眼光,必需关注到教育环境的问题。我的爷爷姜维之教授出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和他们同龄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身上朴实勤勉,教书育人终生不渝,让现在的我们相比较之后唏嘘不已自愧不如。
现在的大学,必须有一个纯净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不能整日把眼睛盯在这样那样的评比、评估上,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整日盯在职务、职称的晋升上。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和教师口中经常会称校长为“领导”或“老板”,过去的大学将老师尊称为先生,我也希望现在的大学中出现更多真正的“先生”。我认为,真正的老师应该是“清高”的,清净而高尚。
我想告诉大学生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也请老师们想想,现在的你和在做老师之前的你,理想有没有变味;也请大学校长们问问自己,做大师的理想是否依然那么强烈?
《华商报》2009年3月30日 记者 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