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第一代硕士作家?
国内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写作硕士点近日审批通过,2007年将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学生。以培养作家为目标的文学写作硕士班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大学究竟能不能培养作家?
“电影学院有电影文学硕士点,戏剧学院有戏剧文学硕士点,好的大学中文系应该建立文学创作的硕士点。”该校中文系主任陈思和认为,中文系应该有对文学创作的关注,同时也给作家一个再教育的机会。他介绍说,在美国的高校文学写作硕士是训练写作的最高学位,严歌苓等中国作家也在美国高校得到过此类的训练。
据了解,文学写作硕士点历经两年最终获得批准,并成为国内首个文学写作最高学位授予点,很大程度上基于复旦大学在文学创作上的传统。该校曾培养了梁晓声、卢新华等一批知名作家,如今在中文系任教的王安忆等人也身兼作家和教授的双重身份,复旦中文系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提高作家文学素养上进行探索。
据悉,王安忆、梁永安、王宏图、龚静、李祥年等五位有创作背景的教师已经被聘为该硕士点的导师。据梁永安教授介绍,2007年首批将招收大约四五名学生,具体培养方案正在制定中,创作实践将是最主要课程,此外《作品讨论》、《写作学》也列入必修课。但是要想获得文学写作的最高学位,首先需要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也必须达到全国分数线的要求。
“悟性、感觉都是学院化培养给不了的,学院如何判断一个作家是否具备了硕士能力?”上海大学中文系博士贾鉴对这个专业的前景并不乐观。他认为,写作应该是一种自发的、有活力的民间状态,是作家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只有自己琢磨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对作家的成长才有意义。对此陈思和表示,“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永远是有争议的,但是通过教学提高文学素养是没有争议的。”作家不仅仅要有生活经验,还要有很深的文学素养,这是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培养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经过优秀文化资源的滋养,创作才能丰满起来。”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