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凯
他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曾写下高等教育学众多的“第一”,七十载哺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他身为学界泰斗,信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生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把毕生经验浓缩为十二个字:“自我努力、自甘寂寞、自讨苦吃”,并以“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为座右铭与青年人共勉。
他就是生在汕头、长在汕头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的潘懋元教授。15岁与教书第一次结缘
近日,当记者采访潘老时,他精神健旺、思路清晰,用亲切的潮汕话地回忆在汕头生活的岁月,谈起家乡大街小巷、一草一木,话语饱含深情。“我小时候家住小公园附近的升平路,家庭生活环境不好,父亲在市区里做些小生意,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潘懋元告诉记者。他于1920年出生,8岁进入私立东海小学读书。兄长潘载和是小学教师,从小教潘懋元读书识字,成为童年时光对他影响最深的人。
潘懋元自幼聪明好学,小学时,同学爱看连环画,他却抱着《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读得津津有味。12岁时,潘懋元提笔撰写文章《新闻的宣传作用》,发表于汕头市《市民日报》,从此他的散杂文、书评不断见诸报端,赢得“小文学家”的美誉。
潘懋元第一次与教学结缘是在15岁。他初中毕业后,到揭阳照顾养病的兄长,每天下午有空就在一家私立的树德小学给学生们上课,传授国文。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不成功”的教学:“每次准备一堆材料,但15分钟就讲完了。每次回身到黑板上板书,不安分的小孩们就朝我扔东西。”从这时候起,潘懋元就认识到教学必须讲究方法,并开始了这方面的学习研究。在揭阳半年后,潘懋元回到汕头,进入海滨学校高中师范科学习,1938年毕业后到普宁农村教书。
攥着两颗手榴弹朝日寇冲去
战乱风云变幻,日寇悍然入侵中华,1939年6月汕头沦陷。家国安危,令一腔热血的潘懋元无法安坐于学堂。
潘懋元毅然参加了揭阳青抗会随军工作队,随着工作队在桑浦山打游击。在火热的战斗岁月中,他出版墙报、写标语、组织大家演出进步话剧,鼓舞大家奋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当时,潘懋元等宣传队员身上没有枪支,随身只攥着两颗手榴弹,但面对敌人却十分英勇。“有一次鬼子在桑浦山下的蕉山村放火烧屋,我们义愤填膺,手里拿着手榴弹就冲了下去,只是敌人已经撤走,才没有发生战斗。当时情势是很危险的,但是冲上前去战斗,大家都没有丝毫的犹豫。”潘老回忆说。
随着时局的变化,组织通知工作队有关人员撤离。1940年,20岁的潘懋元与同伴一行3人,矢志求学报国,他们从汕头徒步行走到福建长汀,报考厦门大学。潘懋元刻苦攻读,于1941年秋考入厦门大学,主修教育学。1945年7月,潘懋元从厦门大学教育系毕业,8月迎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举国沸腾,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他也为之感慨万千。
写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众多“第一”1946年起,潘懋元一直在厦门大学任职。期间,潘懋元开始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工作,他敏锐地觉察到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
潘懋元由此开展了开拓创新式的研究,早在1956年,潘懋元提出“必须建立一门称为‘高等专业教育学’的教育科学”的主张,但因当时政治运动不断,大学教育荒废,他的主张没有得到响应,直到1978年,他再次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的倡议,此时高等教育重新受到重视,这一倡议立刻得到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烈关注与支持。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潘懋元所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这一新学科的基础。
潘懋元以辛勤工作和开拓性的探索,写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的一个个“第一”:1978年,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专门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3年编著出版中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讲稿———《高等教育学讲座》;1984年,出版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高等教育学》;1986年,申请到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他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并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
潘懋元著作等身,学术成果丰硕,他先后出版10多本著作,并在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0多篇见解精辟独到的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观点和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和政府决策层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贡献卓著,他于1991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讨苦吃”从不放松学术研究
潘老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多年担任行政工作,十分繁忙,却从未放松过学术研究。对此,他有一个“自讨苦吃”的秘诀。
潘懋元像挤牙膏一样挤出宝贵的时间,每天晚上9点以后和周末都是他搞研究的“黄金时光”。事务繁多,他“学会了安排脑袋,即是读书时不想办公的事,办公时不想功课内容;自学时不想备课,复习这门功课不想其他功课。”
耄耋之年,潘懋元依然精力充沛,经常出外讲学和参加学术活动,每天早上照做20多个俯卧撑,时常工作到深夜十二点。
潘懋元曾深情地说:“我的理想就是当教师,当一个好老师”,“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几十年如一日,潘懋元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他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模式:三阶段教学法。开课时,每个阶段都是集中时间,上午下午甚至晚上连续进行。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领悟力和体力意志都是一种考验,有的学生私下说撑不住了,满头银发的潘懋元授课时却依然精神矍铄。他以身立教,恪尽职守。有一次,台风过后大雨滂沱,这位老人竟赤脚涉水,步履蹒跚地走到高教所给学生上课。
潘懋元治学严谨,对学生一视同仁,该批评的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然而,他却从不以学术压人,从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出新观点,他总是鼓励表扬。潘老还常常以学习者的口气与学生共同研究:“我有一个问题和您一起讨论。”20多年学术“PARTY”春风化雨
潘懋元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告诉学生要记住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每周六晚,潘懋元家中总是热闹非凡。他只要没有外出,就亲自准备咖啡、茶水、果品、糖块、瓜子,在书房或客厅举行“周末沙龙”。
沙龙话题广泛,包罗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更有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大家“天马行空”,各抒己见。学生们坐在沙发和小凳上,谈笑风生,纵横捭阖,有不同的观点更是激烈交锋。潘懋元手执一支香烟,不疾不徐地抽着,多是半举在空中,一任清烟缭绕,笑眯眯地认真倾听,时而点头不语,时而插上一两句精彩的评论。
宛如春风化雨,这个沙龙成了学生们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他们温暖的家。有时候周末晚餐,如果有学生说还没吃饱,立刻就会有人接口说:“没关系,待会儿先生家有好吃的”。20多年来,研究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几十人,要准备的东西越来越多,花费也就越来越多。有好心人奉劝潘懋元:何必如此破费。潘老回答说:“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外求学不易。”照他的意思,如果学生不吃,他还不高兴呢。
自首次在国内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以来,潘懋元就在厦门大学创设了这种具有古代书院师生团聚、自由论辩风味的学术沙龙。学术沙龙的举行20年如一日,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并被其他多位导师继承与发展,成为厦大教育研究院培养研究生的一大特色。
如今,他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在各行各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界成为学术骨干和领导力量。2000年,中国教育部在庆祝潘懋元教授从教65周年暨80华诞时,特地发来贺信,对他的工作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为家乡出力填补广东高教研究空白“身为潮汕人,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潘老20世纪90年代曾受聘于汕头大学,促进了汕头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加快发展。
当时,广东省的高教研究学科还是一片空白。1994年至1998年,潘懋元受林川同志之邀,来到汕大任教,每年在汕大工作3个月,主要负责培育青年教师。他为人的谦逊随和、治学的严谨认真给汕大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1994年改建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的潘懋元受聘为研究所教授和名誉所长后,带出了一批人才,研究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增强。1995年研究所同厦门大学联合招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12月取得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家住厦门的潘懋元教授,仍情牵汕头的建设发展,他通过记者殷殷寄语潮汕的青年学生:“振兴潮汕的希望在于年青学子,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为国家和家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