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院由福州大学与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双方联合培养我国地质勘探和采矿工程等地学和矿业的紧缺人才。为鼓励优秀考生报考紫金矿业学院,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在学院设立了“紫金矿业奖助学金”:凡是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报考并被录取的新生,将享有5000元的“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将获得每学年最高达5000元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自二年级起,学生可自愿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预就业协议,其学费将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额资助。
这样的办学模式引起众多关注的目光,而福州大学校长吴敏生教授认为:“福大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力争重点建设学科项目对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
无论是预就业、校企合作还是这次的紫金模式,都是福州大学在开放式办学模式上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敞开校门,推倒围墙,主动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与海西对接
福州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2003年初,学校进行学院调整,在现有的化学与化工学院基础上,组建数学和计算机学院、物理和信息工程学院以及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根据国际国内科技发展趋势确定了物理化学学科、清洁化工新技术学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这些项目与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兴产业和主干产业紧密结合。
2005年启动的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简称“福建ICC”)项目,福大作为承建方,整合研究力量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与芯片简单测试的公共平台,开展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开发。经过2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多层次、成规模培养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能力,成为支持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福大,像这样与海西对接的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共有17个,包括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大学的教学坚持实践为基础,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现代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基地的创建上,学校以多学科集成理念,集中建设了机械工程实践中心等6个实践中心,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集机械、电气、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服务于多层次的工程实践、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技能培训的重要实践基地。其中,经整合的机电工程实践中心就是将机械工程实践中心和电气工程实践中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原有机电分离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训练项目整合为3大课程、11个模块、38个工程实践项目。该中心总投资4250万元,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各种实践教学设备1236台套,可同时容纳800名学生进行机械、电气及机电一体化实习实训。这一目前我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工程实践中心,在全国也属前列。2006年12月,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3年来,福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等各种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舞台。
此外,福大还积极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2004年与德国莱法州合作建立的中德研究院,开设了德语本科专业、德语第二学位和辅修课程,并启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计划。2006年学校启动了“国际汉学研究院”组建计划,首次列入福建省汉语推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通过这个特殊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了和哈佛大学、法兰西学院、东亚研究院,北大、人大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及研究机构的汉学研究交流与合作。
人才质量开放式评价
正泰集团对其录用的福大实习生均要求在报到时向公司提交一份实习报告。福大电气学院2004届毕业生冯翔同学,在实习期间认真考察了该公司各部门的生产管理与技术开发,到企业报到后提出了十项合理化建议,有3项得到了公司的认可。这得益于福州大学从2004年起尝试的“预就业”人才培养,将学生的实习实训与预就业有机结合,在实习过程中使企业能完成学生的部分上岗技能培训工作。
目前,福大有校外实习基地254个,其中签约实习基地123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带着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进入实习基地,结合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在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单位工程师的联合指导下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学校的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预就业”工作,是社会力量“检阅”人才质量的一个风向标。吴敏生校长说:“处理好学校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既要讲教育内在规律,又要注意内在规律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建立开放式的教育价值观,使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评价。”
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至学院,学校侧重于用制度“引路”,通过成立教学督导组和网络化的“学生评教”系统,牢牢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在严格监控的基础上,福大把校内评估作为“助推器”,从1994年起开始实施多层次、系列化的校内教学评估,每两年对院系教学进行一次评估,保证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单元的质量。福大专门设立了学校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并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学校质量决策与质量管理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校内外检验下,福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0%以上。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