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的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工作吃苦耐劳,绝大部分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这是在今年5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组织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活动中,武昌造船厂范尤青副厂长给出的评价。
从2005年起,该校组织20多个调研小组,分赴全国各地,走访了三大行业的数百家企业,这些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评价是: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合理;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适应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从反馈的情况看,该校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普遍欢迎,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历经长期的探索发展,武汉理工大学“三强”人才培养已见成效、独具特色。
“服务于行业的经济建设,参与行业的科技创新,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学校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将始终不渝坚持的特色和优势。”校长周祖德如是说。
杨昌武,是2001届的毕业生,分配到武昌船厂工作,短短几年,就迅速脱颖而出,现已成为船舶制造工程主持,独立负责整条船舶结构现场施工。由于工作突出,他被评为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适应能力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是厂方对他的评价。
杨昌武只不过是众多表现优异的毕业生中的一员。
建材建工、交通和汽车三大行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这些行业的多数岗位条件艰苦,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实干精神。
针对这一特征,学校长期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与行业的共建合作搭建学生走向社会的平台。
与国内很多高校不同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有三个董事会:建材建工董事会、交通行业董事会、汽车行业董事会,由178家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组成。董事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合作办学事宜,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在武汉理工大学,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十分紧密。
——43个与三大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都在其主要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到中国海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知名企业接受锻炼。
——学校聘请了120位企业家、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在学校众多的学术活动中,来自一线的企业家、技术骨干的报告、讲座最受学生欢迎。
通过这些联系与活动,在校学生熟悉了企业的形象,了解了企业的价值观,开阔了视野,大大提高了到三大行业工作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