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全国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鲜明特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北京市管理。
近年来,学校本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坚持艺工结合,围绕服装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相融合、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学校现设有5个二级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2个系(外语系、美术系)、2个教学部(社科部、基础课部)、1个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和研究生部。现设有18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硕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11个二级硕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化学工程、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1个第二学士学位点,有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材料学)和3个市级科研机构(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北京市服装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也设在此。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7050人,其中本科生5985人,研究生441人,高职生7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85人。现有教职工771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27人,外聘院士2名,聘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担任兼职或顾问教授及讲座教授。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建校以来承担了数百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0余项,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671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申请国家专利22项,获得授权的专利17项;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293篇;出版专著、教材172部。其中《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异丙苯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的研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维高仿真SFY产品一条龙加工技术的开发》项目获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04、2005、2006年度全国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统计排序中我校分列第36、38、40位。
艺术类专业师生在参加各类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5年来,学校获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奖项的学生有千余人次。如:“汉帛奖”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奖,第四届“新西兰羊毛启发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首届中国服装设计电视大赛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中国珠宝首饰设计钻石组和珍珠组一等奖,广告金犊奖大陆金奖,第五十三届世界小姐季军,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等, CCTV模特大赛男模总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北京市特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特等奖等。
在国际与地区间,与法、意、英、日、韩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许多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生活动、师资培训等,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香港桑麻基金会、意大利卓凡尼·华伦天奴公司、美国PLAYBOY公司、香港渝振集团公司、信达集团、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等国(境)内外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项奖学、奖教金。
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学校在社会知名人士和知名企业的资助下,设立了“钱之光奖学金”、“桑麻奖学金”、“金宝奖学金”、“齐鲁石化奖学金”、“奋斗成才奖学金”、“奋进创新奖学金”、“风格与设计奖学金”、“天然奖学金”、“白领奖学金”、“爱慕奖学金”、“忠信奖学金”“上海和氏璧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另外,学院设立了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获奖面约为在校生的50%。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还以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勤工俭学、绿色通道等方式为特困生解除后顾之忧。
建校48年来,学校遵循“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共输送纺织材料、经营管理、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等专业毕业生6万余名。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从就业流向看,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许多毕业生已在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岗位上成为领导和业务骨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学校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服装科教国际交流中心”,在为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建设“时装之都”作贡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http://www.bict.edu.cn/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