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家规范化的民办高校——浙江树人大学8日迎来了建校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所初创时期没有校舍、没有资金、没有师资的“三无”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占地近500亩,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藏书量70余万册,专职教职工630多人,涵盖经济、管理、文学、工学、法学与艺术的多学科民办高校。20年来,该校已为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合格的大学生。浙江树人大学20年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我国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对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思想、方针、运行管理机制、资金筹措渠道、学科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与全国各民办高校一样,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是树人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一贯作风。学校开创之初,没有校舍、没有师资、没有资金,办学条件相当艰难,校董事会和行政领导凭着一颗忠诚教育事业的爱心,为学校发展无私奉献:1985年,为节省几百元的邮费,十几位教师充当了邮递员,用自行车将在杭州的新生入学通知书送到了同学家中;学校创办初期,董事会、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不拿学校一分钱的工资。这种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精神,是树人大学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的精神支柱。
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办事高效,是树人大学始终坚持的管理运行机制。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按照按需设岗、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这在80年代中期无疑是敢为人先的创举。由于实行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独特的机制带出了精干的队伍,严格的管理。建校初期,校管理层长时间内只设置了一室三处(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治处),20来个人承担着全校1000余教师、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也只增加了学生处、计财处、科研处等机构,不到百人的管理队伍承担着全校11000余人的管理服务工作。
20年来,树人大学始终把“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对我国民办高校有着借鉴意义的办学路子。与其他民办高校不同的是,树人大学不是靠办各类培训班起家,而是一起步就正规办学,创设了两个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学科;另外,学校始终强调面向市场办学,为改革开放培养服务性人才,因此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上急需的学科,如外语、旅游、外经贸、计算机等;随着师资力量增强,目前树人大学已发展成为下设有管理、城建、外经贸等9个学院,视觉传达、计算机等50多个学科,国际经济贸易等9个科研机构的民办综合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民办本科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为办学生命线,把公益性放在首位。为了使更多的青年能读上大学,特别是家境贫困但学业优秀的考生能上得起大学,树人大学一开始就采取低收费的办学路子,并杜绝向学生收取赞助费的做法,办学初期,每个学生每年学费还不到320元,不及教学成本的一半。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树人大学每学年的学杂费在各高校中仍是属于较低的。为了筹措办学经费,“树大”除了教职员工自己捐赠外,主要依靠社会资助。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办学的方针下,树人大学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校管理模式,虽然也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学校董事会既非学校的出资者,也不是学校产权的所有者,董事会的组成坚持“唯才不唯财”的标准,都是由社会上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官员和专家组成,这一特有的董事会组成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一般民办学校中董事会要盈利而校长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使“专家治校”方针自始至终得以较好地贯彻落实,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http://www.zjsr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