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长春4月24日消息(记者刘源原 实习记者 张瑜 赵微)近年来,吉林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重点支持了一批校内跨学科、校外跨单位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负责的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项目,则是在生物、材料、土壤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发现土壤动物的脱附减阻现象,揭示了生物脱附减阻机理,发明了仿生非光滑、仿生柔性和仿生表面电渗脱附减阻技术以及仿生松土减阻技术,曾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开发的9种新产品显著提高了地面机械作业性能和生产效率,在国际仿生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7年,以艾滋病疫苗研究为主要方向,吉林大学跨学科启动了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申报。项目吸纳了医药、生物学以及化学等多学科人才,对艾滋病疫苗展开自主研制。项目在已往已达到国际同类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基础上推进,申报成功,将解决吉林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的顶层缺失问题。
此外,吉林大学还在国内率先建设了一些跨学科的交叉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校外跨单位国际交流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吉林大学和德国图宾根大学牵头、中德13个学术机构组成了国内第三家联合实验室??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近期,实验室组织的中德古生物新疆科考队首次发现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侏罗纪恐龙足迹群:大型恐龙足迹化石群。这一发现对研究以恐龙为代表的生物群组成、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以及古生物遗迹的保护、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定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吉林大学在古生物与地质科研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吉林大学副校长裘式纶表示,吉林大学未来将重点支持校内跨学科、校外跨单位的科技合作,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开展跨学科、跨学校科技项目的联合申请,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通过顶层设计,获得申请更多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动权。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