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校风采

热烈庆祝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建校五十周年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7-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网作者:未知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山西省戏曲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山西省戏曲学校与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合并组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原山西省戏曲学校是一所以戏曲教育为主要特色的艺术中专,在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等一大批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的言传身教、辛勤耕耘下,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创造了辉煌的办学业绩。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万余名艺术人才,特别是为山西省直五大艺术院团及全省各个文化艺术单位培养了大批艺术骨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省内外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如:歌唱家戴玉强,作曲家贾国平,唢呐演奏家石海斌,影视演员赵涛,戏曲导演张巧英,戏曲表演艺术家栗桂莲、苗洁、张智、武俊英、张建琴、胡常娥,话剧表演艺术家张治中、高菊梅,书法家田树苌,版画家张泽民等。由于办学成绩突出,从1980年到2000年,学校连续3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在新世纪,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踏上了一条探索之路、改革之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实践、认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逐步明确了新时期的办学方向。那就是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即:坚持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基地;坚持走守正出新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传统艺术的改革创新基地;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实用型优秀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在理清思路、科学定位的前提下,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经过艰苦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创新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一、初步完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建设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已形成了以舞台艺术专业为主,以文化事业管理为辅,兼容市场热门专业的专业群。舞台艺术专业主要包括戏曲表演、音乐表演、影视表演、舞台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编导等。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包括两个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群众文化管理。新兴专业主要包括公共关系、艺术设计、酒店管理、导游及摄影等。目前,学院共设有7个系、13个专业、19个方向。戏曲表演和音乐表演专业是学院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二、建立起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优秀实用型人才,必须有兼具舞台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作支撑。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已达92人,占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6%。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青年教育专家1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1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2人,全国“红梅大奖”获得者3人,全省“杏花奖”获得者近40人。学院聘请张继钢、赵季平、闫惠昌、王爱爱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名誉院长,进行讲学和指导;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讲授技能课;积极对本院教师进行培养、培训,鼓励进修深造,鼓励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到行业中兼职,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以客座教授为提升,结构合理,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长期探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探索总结出了“基础教学——实训实践——项目驱动——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结合市场需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新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


四、推出了一批艺术精品,开创了全方位合作办学新局面

    在新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自2004年起,以“每年一台戏、五年打造五台戏”的目标和效率,相继推出5部大戏,丰富了山西省的文艺创作,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建设文化强省做出了突出贡献。结合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积极邀请艺术名家进行创作,邀请各大艺术院团合作演出,形成了与专家合作、校际合作、院团合作、院企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的立体式联合办学新格局,极大地丰富了办学形式,使学院充满了活力。


五、开辟了一条教学成果市场化运作的渠道

    为了使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得到转换,实现精品剧目运行机制的创新,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成立了华夏之根艺术团,负责创作演出。同时还注册成立了山西华夏之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市场化运作。文化产业开发部则负责校内外资源整合。教务处与教学各系部协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建立起了紧密配合、相互协作的精品剧目运行机制。

    在未来的5至10年时间内,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艺术院校,为山西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命题。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学校升格以后,在理清思路,科学定位的前提下,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概括总结出了“基础教学——实训实践——项目(剧目、任务)驱动——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打造精品成为龙头和驱动力,形成了院团合作办学的新格局,并且进一步带动了教学内容、方式以及师资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学院近10年来的教学实践即是在这一办学定位和模式下展开的,并且取得显著成效,彰显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增强了学院竞争力,树立了学院的品牌和形象。


(一)实施精品剧目战略,为强化学生艺术实践提供了舞台

    学院紧紧围绕优秀实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主动自觉地把学校办学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大格局中,于是,学院突破传统教学剧目局限,通过创作演出艺术精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几年来,创作演出的主要艺术精品有:

    1.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

    2004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发挥音乐系的优势,推出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华夏之根》以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文、自然景观为背景和素材,通过民族交响乐和视频画面相结合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山西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

    2.儿童话剧《我能当班长》

    2004年,学院以话剧影视系学生为主体推出新编儿童话剧《我能当班长》。此剧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再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此剧填补了山西省儿童话剧的空白,并荣获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3.儿童话剧《刘胡兰》

    2005年,学院推出了儿童话剧《刘胡兰》。此剧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英雄的成长脉络更加清晰,烈士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可歌、可泣。此剧被上海市教育局列入2005年小学生必修课之一,应邀赴上海市巡回演出。

    4.大型戏曲交响乐晚会《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

    2006年,学院创作演出了大型戏曲交响乐晚会《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晚会采用交响演唱会的形式,将四大剧种的精彩唱段通过交响音乐有机结合,既保留了各剧种的神韵,又赋予其新的色彩,整场晚会形式新颖,别具一格,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

    5.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

    2007年,学院推出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该晚会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几十首山西民歌,在保持歌曲原汁原味的同时,辅之以灯光、音响、LED全彩屏、舞美和舞蹈的包装、烘托,气势恢宏,赏心悦目,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晚会被确定为太原市文化旅游项目之一,长期承担着演出任务。

    连续不断、集结式精品剧目的推出,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产品,同时也直接有效地为学院舞台表演专业及其相关专业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精品剧目的创作,对于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业能力的提升等各个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院团合作,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创造了条件

    为了打造精品剧目,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开拓了一条“整合资源,为我所用,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与专家合作

    近年来,在精品创作中,王爱爱、栗桂莲、孙昌、武俊英、赵季平、程大兆等名人、专家的加盟,保证了艺术作品的质量。学生与名人同台演出,零距离地接触大师,聆听教诲,耳濡目染,感同身受,获得课堂教学中难以企及的效果。

    2.校际合作

    在精品剧目创作中,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本科院校开展合作,增进了学校与各大院校之间的友谊,并带动了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合作与交流。

    3.院团合作

    与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共建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传统。近年来,这种院团合作进一步扩展到共同打造艺术作品的新领域。学院与山西省歌舞剧院、山西省晋剧院、香港中乐团等具有实践经验的演出团体合作,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

    4.院企合作

    近年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成功地开辟了一条院企合作、打造精品、责任分担、利益分享的市场化运作道路。比如,《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便是由太原文广集团提供前期制作资金,学院承担创作演出任务,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实现效益分享。这一演出方式,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实践演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教学带来了活力。

    5.国际合作 

    2006年国际剧协瑞典中心主动派专家到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考察,并与学校签订了儿童剧合作开发项目。由瑞典方面提供资金,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创作演出儿童剧,送戏下乡,文化扶贫。国际合作为学院办学开辟了新的渠道,对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三)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实用型艺术人才夯实了基础

    在精品剧目驱动下,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不仅形成了以院团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办学新格局,同时整个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与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难以匹配,只有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使教育教学形成良性运转的新机制。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新的教学方案突出了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实践类课时提高到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优化课程体系

    近年来,为确保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一是各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遴选教学内容,如音乐表演专业增开了《山西民歌》、《戏曲艺术赏析》等必修课,戏曲表演专业增开了《小品与创作》、《晋剧音乐概论》等必修课。课程建设与改革强化了学校的专业特色;二是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经过两年努力,学院现已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7门,省院两级精品课程已基本形成。

    3.改革教学方法

    一是课堂教学积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引入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践中,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演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工学结合。改变传统程序化的教学方法,推广现场教学法,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成才率。

    学院还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大了投入力度,建成了数字图书馆,为每个系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学手段。

    4.创新考核办法

    制订出台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扩大了考核内容,将精品剧目、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等内容纳入考试考核范围。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办法,将传统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5.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特别是结合行业特点,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比天大”“救场如救火”等艺德,注入到学生的艺术实践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四)优化师资结构,为造就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采取“聘请名师、内部培养、逐步优化”的办法,大力进行师资结构的改革和优化,形成了由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三部分组成的教师群体。近年来聘请了张继钢、赵季平、赵景勃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进行讲学、指导创作和排练,同时聘请了苗洁、张智、王春燕等一大批省内具有丰富创作、演出经验的名师名家担任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充实了教师队伍。

    在内部培养方面,一是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攻读研究生;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提高教师代课费,调动教师积极性;三是鼓励教师参与学院教学剧目的创作演出,丰富艺术实践经历,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并努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目前,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以客座教授为提升,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五)坚持机制创新,为实现教学成果的市场化转换开辟了渠道

    为了学生实践成果的转换,实现精品剧目运行机制的创新,学院成立了华夏之根艺术团,负责创作演出。同时还注册成立了山西华夏之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市场化运作。

    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院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已被艺术院团提前“订购”。近年来在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学院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学生就业率逐年增长。

    学院几年来的实践教学不仅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华夏之根》、《我能当班长》、《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等精品剧目演出达526场,观众人数达55.7万人次。

    经过近几年来的拼搏奋斗,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创造了多项新的纪录:打造艺术精品数量最多;剧目演出场次最多;观众最多;合作的院团数量最多;实践教学涉及的专业最多,学生参与人数最多等。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经验,为全国高等艺术职业学院提供了借鉴,对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签:名校风采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