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出台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全面促进科研。目前,全院科研活动如火如荼,凸现“四化”新态势。
科研队伍团队化:近三年来,学院成立、调整16个研究所,并以此为学术平台整合研究队伍,聚集科研骨干,强化团队意识,组建众多科研团队。其中以邓玉荣教授为核心、以黄群和张秀珍等成员为骨干的方言研究团队最为活跃。他们以桂东语言文化研究所为依托,利用本土得天独厚的语言资源开展方言研究,人人发表、出版过方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或专著。化生系形成了全系教师人人参与项目,个个攻关课题的良好学术氛围。
科研项目课题化:本科贺州学院比以往更加注重课题申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以来,该学院院级立项116个,获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23项、教改项目16项、省级课题4项。特别是今年3、4月,由解庆林博士、教授主持的《富硫糖蜜酒精废液微氧生物处理技术开发与示范工程》以及由罗杨合副教授主持的《马蹄皮抗氧化性能研究及活性组分筛选》分别获自治区级项目立项,实现了该学院在省级科研项目上零的突破。6月,由邓玉荣教授主持的《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两广交界处勾漏粤语研究》项目获得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该学院在国家级项目立项上零的突破。
科研对象本土化:该学院科研人员逐步转向地方,利用本土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展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服务。2007年,该学院“桂东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获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被确定为全区高校重点建设文科基地。以邓玉荣教授为核心的方言研究团队和以罗杨合副教授为核心的“马蹄皮”研究团队等利用贺州丰富的马蹄、方言与民俗等特色资源开展研究,特色鲜明。
科研成果系列化:该学院科研人员逐渐摒弃过去那种东一锄头西一榔头,研究方向模糊的做法,改为朝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连片开发”,让科研成果形成一个系列。学报编辑部肖晶老师主攻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撰写出《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析张洁〈无字〉》、《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论林白之女性写作》以及《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视角》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并在《学术论坛》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