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北京师范大学建成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型研究院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9-01-13  文章来源:科学网  作者:李晨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在2008年底成立的新的研究院的名称。曾任中国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院士是该研究院首任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

  徐冠华在接受《科学时报·大学周刊》采访时表示,成立这个新的研究院,首先是因为“全球变化的问题是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面临全球变化的挑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其次,他希望这成为“一次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其核心就是要给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科学家更充分的空间,更稳定的支持,让他们可以安心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

  问题研究与支撑学科

  “这个研究院的名字起得很好!中心很突出,就是全球变化,但是又没有局限于全球变化,因为全球变化要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受邀担任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陈镜明这样告诉《科学时报·大学周刊》记者。

  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含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全球变化科学是要探讨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形多重耦合系统。陈镜明说,国内学术界提得比较多的是气候变化,但气候变化只是大气的变化,它实际上受到地表变化的影响,地表变化是人类土地应用的格局的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所以人类的活动也是全球变化的一个内容。气候变化相对全球变化来说是一个比较窄的概念。全球变化最核心的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他强调,要了解现在的气候变化,就要从长期的时间尺度来看,不仅仅是100年,而是几百万年,从而诊断出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有多大。

  现在中科院遥感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担任主任的宫鹏研究员,曾经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多年。他告诉《科学时报·大学周刊》记者,从2007年5月开始,北师大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酝酿和筹备这个新的研究院。徐冠华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很敏锐地认识到地学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机会和挑战,那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全球变化的问题,地学有条件调动更多的力量,在学科设置上有缺陷或做得不足的领域作面向国家更重大需求的研究。

  作为遥感方面的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对地学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告诉记者:“我越来越感觉到有关全球变化的问题很重要。所以,我积极倡导作这方面的研究。在北师大做这件事,是一个机遇,因为他们邀请我来做。但是我不会止步在北师大。我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综合性的交叉研究,还要作很大的努力,要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

  要研究的对象是全球变化,但全球变化本身不是一个学科,这就需要把它和研究它的重要的学科支撑即地球系统科学结合起来发展。“这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由来。”宫鹏说。

  陈镜明说,国外大学里有取名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机构,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领先的高校,但其规模远不如北师大新成立的研究院。“将来他们要组成以50人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研究规模,这肯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球变化的研究机构。”

  研究院的成立“对中国科学界非常有意义。因为现在国内还没有哪个机构真正全面地研究这个问题,虽然有不同的机构在研究这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但是真正能够串起来的,这还是第一家”。这是陈镜明作出的评价。

  研究方向着眼于当前薄弱环节

  在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徐冠华在主旨报告中介绍,全国共有14所大学、28个研究所、4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从事与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有关的研究。我国已与超过40个国家建立了关于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多数主要国际组织和研究计划,包括IGBP、IHDP、WCRP、DIVERSITAS和ESSP等。因此,具备了研究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的基本力量。

  然而,陈镜明认为,我们现在刚刚起步,与国际相比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少数科学家已经做了相当有影响的工作,但总体来说,以系统的眼光来研究全球变化的有影响的工作在中国还不多。

  宫鹏也认为,我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在重大研究成果方面,在新概念的产生方面和国际相比还是薄弱的,和我们国家的投入相比也是不相称的。

  徐冠华总结了我国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主要不足。首先,原始创新不足,缺乏突破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对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积累不够,尚未形成有关研究的战略体系,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机构协调和顶层设计。在新的科学概念和新的科学领域的提出、科学理论的形成等方面,我国科学家的贡献较少。

  其次,研究范围多局限在国内,缺乏全球尺度研究。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更多地关注国内,对全球性问题关注不够。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国际合作,需要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支撑。

  再次,全球观测、模拟系统能力不足。地学各学科之间综合交叉研究薄弱,数据获取、综合与一体化能力不足。地球系统模拟的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大气、海洋、陆地综合研究队伍尚未建立,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的参与刚刚开始。

  最后,缺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与政策的有机结合。我国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研究者明显不足。对全球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重视不够。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认为,北师大是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集合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长期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所大学,具备成立新机制的研究院的优势。

  如何确定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急需加强的科学问题,如何设计研究院的学科发展方向,北师大和学术指导委员会召开了42次会议进行深入研讨,咨询了10多位该领域的院士,最终达成了共识:要立足中国的特点和优势;突出科学前沿,重视自然科学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交叉,研究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做单一学科的重复性工作;突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突出当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他们提出了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即地球系统模式、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全球变化经济学、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球观测数据同化与应用。

  国际标准的运行机制

  徐冠华介绍,研究院按照国际标准,采取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组织管理体系由理事会、科学指导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组成。理事会是研究院的最高决策机构;科学指导委员会是研究院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研究成果的评估与咨询机构;院务委员会是研究院日常工作的执行管理机构。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首席科学家领导下的项目团队科学研究组织架构。

  徐冠华将运行机制的特点总结如下:由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科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研究院发展方向,评估研究院学术进展;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从全球公开招聘人才;首席科学家具有充分的自主权组织科研队伍,使用科研经费;政府和学校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公开招聘的科研人员享受和国际接轨的生活待遇;组织系列的国际学术活动。

  宫鹏是这个机制的支持者。他说,当“地学”发展面临着往哪里走的瓶颈问题时,如何在体制上创新,能否利用大学的优势,在全球变化领域,也有单独成立研究所进行研究的,但宫鹏认为,那种模式对于一个大跨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不利的。而大学能够利用各种学科的优势去发展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或者一个新的交叉领域。

  记者了解到,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独立建制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研究院的建设目标,建设初期研究院将设立10个左右科研创新团队和若干客座研究员,每个团队一般由5人组成,包括:首席科学家1名,高级研究员2名,一般研究员2名。研究院具有博士和硕士的培养及学位授予资格,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11月7日,北师大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上分别刊登了招聘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广告。11月底,申请者达到18个人。

  “我们要面向世界招聘人才。”宫鹏说,这就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待遇,并且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在美国的一流大学,新引进的教师在拿到终身教职(Tenure)之前的6年时间里,是不需要为争取项目而奔波的,学校会给他们12个月的工资,并提供相应的启动资金,让他们招收助手、学生,购买仪器建设实验室等。研究院也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前5年不需要去申请项目维持自己的研究,而是由学校去争取资源,给研究人员提供支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作研究。“这是要突出人才竞争,弱化项目竞争。”宫鹏说,在此基础上,还要让科学家自由支配资源,尊重科学家的自主性。

  2008年12月16日,该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在北师大面试了7位前来应聘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一个英国人,5个现在国外工作的华人,2个已经回国工作的科学家,他们都有在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工作10到20年的经验。现在已经有合适的人选,我们肯定能招到人。”宫鹏自信地说。

  陈镜明也认为研究院应该会很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为他们下的决心很大,引进人才是最关键的,以人为本。要召回和聘用现在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来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形成不同方向上的研究团队非常重要。能否很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看能不能吸引这批人才回来,只要这点做到了,还是能够做出突出有贡献的成果的。”(李晨)

标签:资讯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