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人访谈

地方院校也能培养国际化人才--访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伊继东教授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9-02-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曹建文

  本报记者 曹建文

  平均就业率94%,国外就业人数占25.74%,这是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国际学院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地处西南边陲,为什么却能培养出受国际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伊继东教授。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伊继东接受采访时强调,“云南师范大学一直把培养一大批具有‘东南亚’意识、‘东南亚’知识和‘东南亚’交往能力而又具有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3年4月,伊继东接任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时,正值“西部大开发”、“泛珠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深化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新战略,以创建教学科研型大学为目标的云南师范大学没有盲目追求外延的扩张,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确定了“国际视野,本土行动”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为云南师范大学参与“中国—东盟”事务赢得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伊继东认为,云南师范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那就是云南与东南亚山水相连、文化相系、经济相关。“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已经拓展为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和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因此,云南面向东南亚实施国际化战略,核心是经济贸易国际化,动源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关键是人才培养国际化。”伊继东说。

  高等教育国际化,关键是人才国际化,根本是要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伊继东认为,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和突破口。云南师范大学要充分利用区位和“走出去”战略的优势,通过面向东南亚国际化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创新来凸显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国际学院的学生报考人数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两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4%,据不完全统计,三个专业国外就业人数占25.74%。06届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王晓芳进入泰国政府当公务员,0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彭超、贾晓如等5人就业于泰国国家工业院、泰国皮尔轴承有限公司,08届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周宏秀就业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

  对接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云南师范大学在多年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它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核心内涵。

  伊继东认为,对接性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分段式设计理念,目的是寻找国内外人才培养所需课程资源相互沟通的衔接点,达到了国内外课程资源的高水平融合,实现了国内与国外教学内容的相互对接,形成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特征的有机联系。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师资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要求调整、优化、充实现有教师资源,,使其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并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各环节上互相融通、充分合作。多元化组合型教学方法就是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不同培养阶段和不同学习内容中适时采用模拟仿真教学法、项目研究教学法等以提高教学实效。

  多样性应用型实践平台是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重要基础,框架性协议化管理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保障。

  为保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以学校为决策主导、学院为实施主体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系统、规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伊继东介绍说,这一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针对国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实行交叉教学,联合管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处,相互实施住家制度(Homestay);三是打造国际化人才管理的学院基础,负责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管理方案;四是根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伊继东最后强调,云南要扮演好中国—东盟的“桥梁”角色,发挥中国面向东南亚开发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就必须尽快实现理论传承型本土高等教育向创新创业型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转轨,不断提升云南师大面向东南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扩大云南高等教育面向东南亚国际化的声誉,这一使命“任重而道远”。

标签:访谈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