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报讯 (本报记者 刘忠奎)“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尤其是海外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对凝练学科新方向,推进科研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学院院长张姗姗说。近几年,建筑学院认真解决师资队伍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出击,以学科全面协调发展为依托,大力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全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取得了成效。
为了建设一流的师资,建筑学院通过科研合作、校友关系等方式,积极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为使人才真正发挥作用,建筑学院坚持以学院学科实力、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全面整体均衡建设为原则,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与潜力引进人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康健教授与我校刘松茯教授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凭借着校友与个人友谊,在刘松茯、金虹教授的盛情邀请下,康健教授受聘为国家教育部第八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他于2007年来校后,使我校建筑学科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长江学者的学科,弥补了学术梯队的缺失。康健教授在建筑技术、建筑声环境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学院利用其学术优势,建立了寒地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及寒地建筑技术实验室,组建了相关研究方向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团队汇聚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生等多层次人才,形成了人才良好的互动、学习与合作,对学科水平的提升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了很好作用。“很多青年教师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有的还申请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全虹教授说。学院还以康健教授为桥梁,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开展了全面合作。
我校地处边疆,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均不优越,但是学院克服这些不利条件,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模式积极聘请兼职教授,分侧重在不同层面开展实质性的工作,改善现有教师队伍,带动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攀升。在张姗姗教授、王绍玉教授等人的努力下,通过学术交流、业务往来,学院聘任了来自法国的兼职教授艾瑞克●杜博斯克、瑞士的沃尔特●安曼与美国的合约教授于健生、台湾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系主任兼所长陈明竺等。艾瑞克●杜博斯克教授每年到校进行学科前沿学术讲座、为期两周的本科生教学(直接的设计指导),并把学院纳入到其创办的国际教学工作室(每年由国际3-5所大学联合进行设计竞赛或课程设计)。他还与学院导师成立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学生,弥补了教学模式单一的不足。同时,在沃尔特●安曼为兼职教授大力支持下,学院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与紧急救援中心”和“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亚洲研究中心”,扩展了学科领域,突出了学科特色,带动学科步入该领域的前沿。2008年,在合约教授于健生的努力下,学院筹建了景观学专业。于健生负责景观规划与工程实践、景观设计以及专业理论选修等课程,弥补了学院在景观设计、景观概论、中外园林史、景观美学等方面的缺陷,并在其支持下学院成立了“景观设计研究中心”。该中心已接受国内、省内一批景观设计研究任务,并在2008年度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学科建设初见成效。
同时,学院利用高水平学者的关系与其所在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派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提高各学科的整体实力。近两年,学院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进修的教师先后有建筑历史、建筑设计、环境景观、城市规划等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教师的派出,既可以对国外大学各学科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又保证出国留学人员对学院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具有实效的促进作用,使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避免学科的重复派出,实现学院整体的发展。”张姗姗说。晁军副教授在谢菲尔德大学进修期间,对医院建筑方向进行了专题的研究,掌握了该方向前沿的研究动态,并与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南岸大学等科研人员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随着两校交流合作的深入,学院拟聘请谢菲尔德大学更多的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进行长期的合作,并与该校初步确定合作出版一部关于全面详细介绍景观教育的专著在中国发行。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带回的前沿信息,以及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相对固定的对外联系与合作,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在坚持全面整体均衡的建设原则下,还注重长远规划与逐步实施。德国的包豪斯建筑学院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的声誉。建筑学院与其建立了长期联系,并派出多名建筑系青年教师赴德国进修。学院在与杜博斯克教授等国际高水平学者的合作下,逐步登上多校合作的平台,以此提升建筑学科的水平。
“今后,学院还要全面提升海外兼职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搭建多个国际联合平台,建设高水平团队,争取用3至5年时间,使建筑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张姗姗院长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