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可依据兴趣和学业情况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上课时间
“我选英语”,“我报法语”……前不久,中南大学2008级外语学院的233名学生按志愿和考核成绩,选到了各自喜欢的专业。不仅是外语学院,2008年全校新招的7935名本科生,都有机会选择专业。
中南大学学生能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源于学校2008年开始的教学改革。中南大学以“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为主旨,建立“兴趣+专长”的专业选择机制、“自主+质量”的选课学习机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个性化培养,拓宽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自主选择权。
“过去,不少学生由于入学时没有选到理想的专业,入学后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提出退学申请。为此,学校出台了‘兴趣+专长’的专业选择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实施早期大类培养。”参与设计这项改革的中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刘义伦介绍说。
据介绍,从2008年起,学校将当时的78个本科专业整合为33个专业大类,学生报考时只填大类,入学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重新选择专业。按相关规定,入学一年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类内确认主修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转换大类(专业)。
为指导学生真正选好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还开设了由权威教授主讲的“专业导论”课程,给本科生配备由博士、副教授以上人员担当的学业成长导师,帮助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和兴趣确定各自的个性化成长方案。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学校以学分制为核心构建教学管理新体系,全面推行选课制,试行弹性学制。
“如果说学分制是‘教育超市’的话,学年制则是供给制。”在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动员会上,学校有关负责人形象地比喻,在供给制条件下,学生只能是共用一张课表,这种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多层面发展,而学分制则在一定框架内,通过选课制赋予了学生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时间等方面的自由。
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可根据学业需要申请缩短或延长学制,也可中途休学进行实践锻炼,本科生的最长学制可延至6年。学生全面实行“五选”,即选时、选课、选师、选培养环节、选专业方向,“吃不饱”的学生可选多个专业方向,拿两个甚至多个学位。学校还实行模块式课程设置,减少必修课程比例,将选修课程比例从原来不高于25%调整到不低于35%,学生可跨学科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除周末外,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安排12个课时的课程教学,学生可根据课程表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教改成果已初步显现:2005年以来,中南大学有2277名学生、328个团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大增,累计达4290多人,拿到了130个国家级和422个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