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首次实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博士点零的突破;2005年,“草地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王玉炯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成为自治区首个“211工程”学校,实现新的跨越……一项项重点突破见证着宁夏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结对九年来走过的跨越之路。
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世纪之交的2000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次年教育部启动了涉及东西部102所高校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上海交通大学与宁夏大学正式携手。九年过去了,今天,对口支援不仅让优质教育之花绽放塞上,也在“丝绸之路”的古道上播种下了让西部地区腾飞的希望。
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
2009年7月,宁夏大学20余名学生兴奋地拿到了上海交大的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借助远程网络教育系统,宁大的学生不仅“来到”上海交大,和这里的本科生一起学习,而且还能接受交大老师通过实时传输系统进行的授课和答疑。
“对口支援关键要在‘人’上做文章。”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认为,要使西部学校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部输血上,更要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机能,让宁大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为了提升宁大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水平,上海交大采用了派出教授蹲点、接受访问学者、定向培养研究生、培训管理人员等多种方式。但是,上海交大与宁夏大学两校分处东海之滨与内陆边陲,空间距离遥远,仅靠直接的走动来完成对口支援,难以将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师生。
“我们要让宁大成为交大在宁夏的校区,交大成为宁大在上海的校区,就必须通过现代技术突破我国东西部地域的差异和西部高校教学资源与设施条件的制约。”印杰说。
2003年,“天地网”项目正式建成并开通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大学等5所东西部高校共同签署了“校际选课、承认学分、联合办学”的协议。两地学生在这所超越空间、跨越地域的课堂里,共同领略大师的风采,汲取知识的养分,分享学习的愉悦。从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宁夏大学首批483名学生通过“天地网”教学平台,跨校选修上海交大课程656门次,参加选课人数累计超过万人;2006年,宁大学生开始通过此系统选修上海交大的双学士学位课程,至今已有100名学生在两个专业攻读。
一个“空中大学堂”,实现了两所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并以点带面,形成了宁大的自身造血机制和良性循环。
从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
“对口支援不仅仅是单向的援助关系,更是一种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关系。”九年的对口支援令印杰感触最深的是合作。“通过对口合作,交大自身也得到发展,找到在上海不可能有的机会或条件。”印杰说。
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与宁夏大学长达八年的合作就是一段佳话。上海交大的Bio-X生命科学研究处在国内领先水平,而宁夏有着丰富的生物自然资源。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负责人贺林院士告诉记者,将优质科技资源与西部自然资源嫁接,不仅为宁大注入了科研的活力,也为交大生命科学的研究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宁夏大学专门建立了贺林工作室,几年中,贺林团队与宁夏大学联合开展了疾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回族人群DNA库的建立及相关基因频率检测、回族地区隔离人群遗传资源调查等多个专项课题研究。而Bio-X中心多年来接收了数名宁大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到上海交大进修和学习,为在宁大开展人类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才储备方面积累了重要资源。
在这种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下,2006年,宁大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宁夏大学零的突破。除此以外,两校还联合承担了7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申请获批4个重大前期基础研究专项。
从校校结对到区域辐射
2009年夏天,在首届“中国·宁夏能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代表上海交大和宁夏大学、神华宁煤集团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筹建发展研究院,为宁夏自治区举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两所大学与国家超大型骨干企业联盟,共同进行产学研战略合作,这在全国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中也属首次,此举标志着上海交大和宁夏大学的对口支援工作已从校校结对向区域辐射深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开始了新的探索。
根据协议,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煤炭炼制低碳化、火力发电的节能减排等6个项目,宁夏大学推出的甲醇制烯烃模式放大试验等6个项目,将作为三方合作的阶段性工作重点。两校将积极向神华宁煤集团输送毕业生,并在神华宁煤集团设立学生实习基地,而神华宁煤集团也将在上海交大、宁夏大学设立实验室基地。
“我们将把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推进,发挥更大效应,让师生们更好地了解西部、服务西部。”印杰表示。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