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到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传承和发扬清华传统,自2009年4月起,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织委员会、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主办“读清华”系列读书活动。活动选取建校以来在人文思想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名家大师,组织系列专题纪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名家名作,了解名人的思想、学术和为人,体悟清华精神,并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融会贯通。
一、有效组织,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系列读书活动目前已举办“闻一多周”、“梅汝璈周”、“梁启超周”、“陈寅恪周”、“赵元任周”五场读书周以及“读清华”征文大赛,邀请闻一多先生次子闻立雕,梁启超先生的孙女梁再冰、梁柏有、梁忆冰,陈寅恪先生的亲属陈晞,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还将继续举办王国维、朱自清、潘光旦、梅贻琦、蒋南翔五场读书周活动以及征文大赛等,最终通过“十场读书周,百篇优秀文”为百年校庆献礼。
经过近两个学期的积累,“读清华”系列读书活动已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运作制度。以招标方式调动社团,特别是人文类社团和基层班团支部力量,综合考评选取优秀方案,引导社团协会发展和班团支部学风建设;建立“读清华”顾问团,与名家大师的亲属和有关专家学者保持联系,及时把握学术资讯;对读书周系列活动进行整体的宣传推广;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现场组织流程;既面向全校学生普遍宣传,推荐名家书目,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也针对人文类院系和社团协会重点约稿,保证稿源充足和稿件质量;重视资料积累和活动总结,并将每场讲座制作成纪念光盘;利用各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活动新闻,为更多学生学习清华名人、名著提供参考。
二、形式多样,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读清华”系列读书活动坚持从发挥共青团思想教育功能和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扩展知识、提高认识、深入思索、传承精神。
活动主要包括名人书目推荐、主题讲座、大师风范图片展、名人纪念馆进清华、名人名著读书会、大师纪录片展映和征文大赛等。推荐的书目既有知识普及性的大师传记和生活趣事,也有学术研究性的专著。主题讲座不仅邀请对该领域进行专门研究的知名教授学者介绍大师的学术成果、理想抱负,还邀请名人的亲属分享大师生活中的趣事以及与清华的渊源,带领学生走近大师的真实生活,领略名家风范,体悟清华精神。
“大师的剪影——陈寅恪纪录片展映”、“梁启超纪念馆进清华”等特色活动,通过珍贵历史文物、照片、书籍以及影片的展览,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名人,对大师的了解更加丰富立体;“同窗共读”、“师生品读”等读书会的举行,强化学生对大师著作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在“陈寅恪先生读书会”活动中,文学社会员、工物系2009级本科生王亦舒谈到:“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生活质量和学术环境固然重要,但是面对新的社会变革,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生活更加重要,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他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有力诠释,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种独立的理想和无为外物所动摇的信念,更值得我们钦佩。”
三、精心规划,获得学生积极响应
“读清华”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深入思考的习惯,努力搭建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学术性为一体、广受学生欢迎的精品活动。
系列读书活动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以名人为主题的讲座和读书活动场场爆满。“读清华”征文大赛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大赛组委会收到众多高质量的来稿。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出学生的文采,更表达出他们对清华人文传统的热爱、对大师的崇敬以及对清华精神的深刻理解。生命学院2009级本科生田蕊在《从“自华”到“自清”的超脱》一文中,从“自华”改名为“自清”入手,探讨这一变化在朱自清先生人生中映射出的深意:“‘自华’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缰利锁,‘自清’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格巨擘!”文章对朱自清的才华、品德与理想都有着深刻的解读,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外语系2008级本科生邢承吉的作品《君子》把梁启超的为人、治学与清华精神联系在一起,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而深邃的内涵阐释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