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几天前,天津大学2010年度新选聘的54名博士生导师首次集体亮相。
人们发现,“70后”年轻人有16人,占29.6%,其中一名“80后” 博导,年仅30岁。
2011年9月,这些年轻的博导们将首次招收博士生。
博士,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学位,如此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是如何考虑的?他们略显年轻的肩膀,能否挑起学术重担?为此,记者特地去一探究竟。
虽年轻化,但严格把关
“过去,我们学校博导的选聘要求符合‘5211’的条件,即五篇高水平论文、两个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一个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项专利。2008年开始,我们对选聘条件作出改革。本着‘年轻化’原则,学校接受少量具有博士学位、学术水平突出的副高职称人员申报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志华教授说,为此,他们提出了担任博导的8项具体标准。
这8项标准可以分为人才称号、高水平论文和大科研项目三类。人才称号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论文如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世界著名的《Nature》、《Science》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至少发表3篇被学校界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等;大科研项目比如近5年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或承担过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国防重大项目,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8项标准只要符合其一即可。达到了标准,还得过三道关。一、学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半数以上投票同意为初审通过。二、通过初审者,至少还要征求3名以上有培养博士生经验的外单位同行专家的评议意见。三、由21人组成的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同意票数超过全体委员的半数则资格通过,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博导的名额是学校综合考虑年龄梯队、学科建设等因素分配下去的,封顶不封底,可能一个学院报上5位候选人,最后一个都没有被选聘。”陈志华说。
天津大学此次新聘任的年轻博导中,既有从海外引进的学术精英,又有自己培养的教学科研骨干。陈志华认为,这些中青年博导的研究领域多处在世界前沿,并有着不俗的学术表现,其团队合作经验也为他们加了分,一流的科研平台也会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
博导,只是岗位并非职称
在不少人眼里,博导似乎比教授更高一级。其实,“教授是一种职称,而博导只是个工作岗位。”陈志华介绍。
“没有想到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1978年出生的张浩和1980年出生的庞慰,在国外就是科研团队中的两位带头人。在他们看来,30岁的博导在国外是习以为常的。
在美国大学中那些有科研项目的院系,只要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教授、助理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生,所以很多博导都非常年轻。
反观中国,长期以来,高校中的博导必须是正教授,而且不是所有的正教授都可以当博导。博导头衔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荣誉,似乎在身份上高于其他教授。进入21世纪,国内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纷纷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副教授、讲师也可以申请。
2007年,天津大学几位年轻副教授与校长龚克座谈时,提出破除论资排辈的做法,让一些年富力强、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副教授有担任博导的机会。龚克采纳了这个建议。
2008年,天津大学在研究生招收和培养上大刀阔斧地改革,不仅规定副教授可以带博士生,而且研究生导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需要根据具体招生情况向学校缴纳相应的配套资助经费。通过改革,将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和经费资助紧密结合起来。
是“选优”,不是“选资历”
5月6日,天津大学新选聘的54名博士生导师接受了岗前培训。龚克并没有谈及博导的年龄问题,而是格外强调了学术诚信。
在龚克看来,天大此次选聘博导的原则,是“选优”而不是“选资历”。 博士培养不仅仅是现有知识的传授,它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见解。他期待这些新聘任的博导能有好的德行、态度、情感。(来源:人民日报) 在精仪学院的几名新聘博导中,胡明列是三位出生于1978年的博导之一。此前,胡明列是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所在的团队,由博士生导师王清月教授负责大方向,其他人合作攻关。
“年龄应该不是怀疑年轻博导的工作能力的理由。”胡明列说,像法国数学家埃伽罗华的重要成果都是在十七八岁时做出的。
胡明列也考虑过将来可能会招收比自己年纪大的博士,“毕竟在这一方向研究10多年了,学术上我是有自信的,但今后一定要更努力搞科研,更快地提高自己”。
方晓惠是胡明列协助王清月教授带的第四个博士生,她认为胡明列当选博导是实至名归。在她眼里,胡明列亦师亦友,不仅学术水平高,也非常关心学生。
王清月教授对胡明列被聘为博导也不意外。他认为,胡明列有激情,有悟性,思想活跃,科研能力强,带团队带得很好。他认为博导并非一种待遇,没必要非得等到一定年龄。不拘一格选博导,有利于增强博导们的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优化博导队伍,提高博导队伍的整体素质。
据记者了解,国内高校聘任“80后”博导并非首次。2008年底,暨南大学新增了6名从海外引进的特需人才担任博士生导师,其中“80后”的陈填烽副教授成为暨南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2010年初,1980年出生的施鹏鹏成为西南政法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诚如龚克所说,“大学的使命是育人”。2011年9月,天津大学这些年轻的博导们将首次招入自己的博士生,人们将拭目以待。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