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高校新闻

中山大学9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0-08-24文章来源:南方日报作者:梅志清

  ○《科学时报》撰文提出,应从ESI视角去探讨“985工程”价值,《科学时报》认为,这才是对“985大学”一个相对客观、权威的评价工具。

  ○就是用这一指标,美国科技信息所从2002年至今,在统计的各学科的引文桂冠者中,预测到了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就中大来说,我们追求的不是科研论文数量的增加,而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学校一直认为,对一些已经证明非常优秀而且以学术为生命的人,没有必要去考核他。

  《科学时报》撰文提出新的科研评价标准“ESI”:

  引用次数越多 论文原创力越大

  最近,《科学时报》撰文提出,应从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基本科学指标)视角去探讨“985工程”价值,《科学时报》认为,这才是对“985大学”一个相对客观、权威的评价工具。

  此观点一出,在教育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985工程”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投入资金之巨,也是高校所得分量最重的一笔。现在,“985工程”一二期建设已告结束,第三期已正式开始,历经10余年,花巨资建设的“985工程”到底该如何科学评价?这成为一个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大学格局之变,到底如何给大学排名才更为合理呢?人们为此争论不休。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一份能得到大学认可的排行榜,对于媒体、研究机构、统计公司发布的一些排名报告,大学的态度往往是不当真、不以为然,很多排名掺杂的主观色彩、同比的不科学性和资料掌握的不完整性,成为让人诟病的主因。

  那么,什么才是评价一所大学特别是“985”这些重点大学实力的标准呢?

  《科学时报》撰文提出的ESI视角此时抛出,让业界极为关注。

  其实,除了强调被收录的SCI论文数量,ESI更强调SCI论文的篇均论文引用数(指质量)的变化,发布ESI的美国科技信息所认为,判断一篇科技论文的内在价值及其创新力,科技论文发表后被他人引用的频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越多,表明该论文的原始创新力和影响力越大。

  但ESI的内核是什么?在评价大学的众多的研究视角中,选择ESI是否真正科学?从ESI相关数据来看,“985工程”对中大来说意味着什么?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博导陈小明教授,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与南方日报记者研究起“ESI”。

  “我倾向于选择ESI这个评价标准,这体现的是高校的国际视野。”

  去年当选院士之时,面对媒体,陈小明教授低调慎言,但这次在关于ESI的讨论中,却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或许中大就是‘985工程’高校10多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我想说的是,根据ESI的数据表示,中国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并向国际水平快速逼近,中大就是如此。”

  选择ESI体现高校的国际视野

  相比其他的衡量标准,我认为采用ESI是比较合适的。曾有教育部的领导也说过,心目中好的高校都排在ESI前面,而排在ESI前面的都是心目中好的高校

  记者:您是否赞成《科学时报》的观点,从ESI的相关数据来看“985”重点大学的实力?

  陈小明:ESI数据具有重要的价值,非常值得参考。对于“985工程”会有很多的衡量标准,如何选择一个科学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高校排名,但往往会引起争议,为什么呢?主要是很多排名都掺杂了主观色彩。我个人觉得,ESI最大的特点是只采用统计客观的数据,既考虑“量”,又考虑“质”。

  记者:在众多评价标准中,您为什么如此认同ESI?

  陈小明:根据统计学知识,我们知道要得出客观合理的统计结果,首先必须基于统计对象大的基数。我们看到ESI一般数据统计是以10年来计算的,每两个月滚动更新一次,有很好的时效性。同时它统计的是整个研究机构、整个大学科等,这样基数也会比较大,所以比较靠谱。另一方面,ESI不是简单地基于论文数来进行统计,还采用了“引文数”和“篇均引用数”等数据,旨在突出论文的质量,用这两个“数据”来衡量一个机构、一个学科,应该能够较好地反映、说明其竞争力和平均水平。听说他们从2002年至今,在各学科的引文冠军中,还成功预测到了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记者:在评价“985工程”大学的实力时,您建议选择ESI吗?

  陈小明:相比其他的衡量标准,我认为采用ESI是比较合适的。教育部的领导也曾说过,心目中好的高校都排在ESI前面,而排在ESI前面的都是心目中好的高校。而且每当我看ESI排名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突兀的感觉。我觉得,确实要重视ESI的数据价值。

  选择ESI,也合乎我们中大的办学理念。自“985工程”实施以来,中大强调的是:不求论文的数量,但求论文的质量;以基础学科为学术基础,以应用学科服务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选择ESI,体现的是高校的国际视野。将高校放到国际舞台上作比较,这是一所好的大学或是想成为一所好的大学的高校所必须具备的。我想中大就要有这样的国际视野去选择、去比照。

  科研不应只注重“摊大饼”式发展

  以篇均引用数来排位,更看得出科研论文的原始创新力和影响力,而不是拿一些没有影响的论文来凑数

  记者:《科学时报》那篇文章也列举了中大论文数和论文篇均引用数,您怎么解读这些数据?

  陈小明:除了论文数快速增长之外,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数据,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就是论文篇均引用数。中大的论文篇均引用数在1997—2007年期间为5.96次,在“985工程”高校中排名第一;而在1999—2009年期间,这一数据为6.21次,排在第4位。

  记者:论文篇均引用数的高排名,说明了什么问题?

  陈小明:目前,国际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一篇科研论文发表后被他人引用的频率,是判断一篇科研论文内在价值及其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被他人引用的次数越多,通常表明该论文的原始创新力和影响力越大。以篇均引用数来排名,有利于引导大家发表系统性、高水平的论文,取得更好的国际影响,而不是拿一些没有影响的论文来凑数。

  我个人认为,中大论文篇均引用数的高排名,说明了中大科研论文的原始创新力和影响力是比较大的。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是一味注重扩大规模地“摊大饼”式发展,而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升。就中大来说,我们追求的不是科研论文数量的增加,而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学校一直认为,对一些已经证明非常优秀而且以学术为生命的人,没有必要去考核他。

  记者:那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中大的科研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陈小明:我们来看一张图,“每5年中大论文篇均引用数变化情况及与国际/中国平均水平比较”。这张图是根据著名的汤森路透有限公司提供的ESI相关数据统计生成的。该图说明的是1993—2008年期间,每5年中大论文篇均引用数及其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可以看出,中大的论文篇均引用数从1998年开始不断缩小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而1998年正是“985工程”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元年”。这说明中大10年来“985工程”实施建设卓有成效,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或许中大就是“985工程”高校10多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表明中国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并向国际水平快速逼近。

  好的学科是大学声誉所在

  根据2010年7月1日更新的ESI数据,中大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这些学科拉动了中大的全球综合排名,排在中国大学第4、第5名的样子

  记者:除了从论文数据的视角来看“985”大学的实力外,是否还可以从ESI提供的其他数据或视角来进行分析?

  陈小明:我觉得还可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ESI还统计了物理、化学、工程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等22个学科领域居于全球前1%的科研机构的情况,这也是ESI对科研机构作出综合排名的重要标尺。当某一个科研机构越多学科进入全球前1%,而且排名越靠前,说明该科研机构的学科群的实力和竞争力就越强大。

  记者:中大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情况是怎样的?

  陈小明:前一段时间,黄达人校长去北京参加“985工程”二期验收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会上谈到ESI对学科建设评价指标越来越重要,是衡量大学学科是否进入全球前1%的重要依据。黄达人校长当时一听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分析ESI,努力使中大在“985工程”三期建设期间,能有两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一开完会,他就马上去查ESI,结果发现之前的那个目标定得太低了。原来,中大目前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顿时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袭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黄达人校长说,这种感觉很美妙,至今想起,还是“回味无穷”。

  记者:具体有哪些学科进入全球前1%?

  陈小明:根据2010年7月1日更新的ESI数据,中大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动植物科学、数学、物理、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环境学/生态学。这些学科拉动了中大的全球综合排名。

  记者: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是什么概念?

  陈小明:我们来作一下比较,以美国天普大学(TEMPLEUNIVER-SITY)为例。该校也是综合性大学,在2010年7月1日更新的全球排名中排在413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根据ESI,中大入围全球前1%的学科数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在第4、第5名的样子。这说明中大的学科群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竞争力。我想,好的学科是大学的声誉所在。

  中大与国际知名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北大、清华、中科大引用数超过100次的国际论文数都在中大之上,在论文篇均引用数上,中大仅高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印度理工大学,与国际知名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记者:您觉得未来中大有何忧虑?

  陈小明:要在国际上形成大的学术影响,还需要有特别高引用的论文,比如10年来引用数超过100次的论文。这么高引用次数的论文,在“985工程”实施以前,是非常少见的。根据今年7月1日更新的ESI数据库显示,从2000年1月1日—2010年4月30日,在引用数超过100次的国际论文数量方面,有3所“985工程”高校排在中大前面。而近年来中大论文篇均引用数的变动情况,尽管总数值增加了,但是却从1997—2007年的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一,变动为1999—2009年排名第4、第5位。这说明“985工程”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都在提升,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

  记者:与国际顶尖高校的水平来比较呢?

  陈小明: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科学时报》那篇文章列举了部分国际知名高校的相关论文数据。在论文总数方面,中大与它们存在着较大差距;而在论文篇均引用数上,中大仅高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印度理工大学,与大部分国际著名高校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名词解释

  什么是“ESI”?

  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美国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这是一个基于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学术期刊的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数据库以引文分析为基础,针对物理、化学、工程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等22个学科领域,进行全面衡量,对科学研究和有突破性进展的科学领域进行直观反映。

  什么是“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大百年庆典上郑重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此,教育部决定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北大、清华等部分重点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985工程”是中国向世界宣告开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起点。在广东,中山大学率先进入“985工程”,后来,华南理工大学也跨步进入,成为广东高校的龙头。

  (记者 梅志清 通讯员 李汉荣 谢俊洁)

标签:高校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