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高校新闻

安徽科技学院:区位“化劣为优”演绎发展奇迹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0-08-30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陈续

  坐落在“大包干”故乡——安徽凤阳县的安徽科技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目前仍在县城办学的本科高校。

  在高等教育纷纷青睐大城市、迁至大学城谋求“区位优势”的背景下,在县城办学的安徽科技学院化区位劣势为优势,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办学、育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超过96%,招生形势也逐步看好,成功演绎了“面向基层,空间广阔”的高教奇迹。

  面向需求:“多证书”的能力取向

  “我非常感谢母校,感谢母校让我在学好专业技术课的基础上,掌握了多项专业技能。”任一培,安徽科技学院06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凭借学校提供的条件,同时掌握了数控工艺、钳焊工、食品检验工、乳品检验工等技能,获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前不久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一家高科技企业录用。

  地处县城的区位、应用型高校的定位,造就了安徽科技学院“脚踏实地、注重能力”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动手能力更强、专业知识更实用的育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安徽科技学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10年里建成了20个具有企业实景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52个校外基地。作为强化能力培养的最佳载体,安徽科技学院推进毕业证书与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相挂钩的“多证书”制度,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考证提高专业技能。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站、农技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站、食品检验职业技能鉴定站……安徽科技学院与有关部门联合设立了15个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考核机构,开展38个中高级工种培训和认证,不到3年时间,毕业生中有7800人次获得技能证书。

  “职业技能证书是能力证明,而能力则是就业的竞争力。”担任《数控操控与技能》、《计算机绘图》和《机械绘图》等课程的张春雨老师,对实施多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效果感受深刻。他所在的工学专业已经开设了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加工中心、数控车)、钳焊工、汽车维修、维修电工、无线电调试、家电维修、食品检验工、乳品检验工、营养师等实训项目。“去年有215人次分别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资格培训和汽车驾驶技能考证,并均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张春雨介绍。

  面向企业:“特色班”的产学相长

  “大二刚结束,我已经历了3次系统的培训和到大北农集团的参观实训。”08级动科专业学生计徐是安徽科技学院“大北农班”的第3期学生,在这个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特色班”里,他感到非常幸运:因为“特色班”学与用无缝对接,自己进步很快,对专业学习更感兴趣,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利用高校学科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围绕相关企业的需要,通过联合办学定向培养高级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安徽科技学院化区位劣势为优势的重要途径。计徐所在的“大北农班”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安徽科技学院还有以生物饲料为特色的“伟嘉班”、以种业生产为特色的“隆平班”、以复混肥料为特色的“莱姆佳班”……“大北农班”的班主任胡文靖老师介绍,特色班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企业每年都会安排至少两次的实习,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使以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可以提前接触优秀的企业文化,到公司工作后直接跳过适应期,工作起来后劲大。

  “我们今年面向全国招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安徽科技学院同志介绍的是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培养人才的新探索——学校所在地凤阳拥有丰富优质石英砂矿产资源,并大力推进千亿元硅(玻璃)产业项目;而毗邻的蚌埠市则拥有玻璃科研、设计、生产优势,安徽科技学院已与蚌埠玻璃设计院联合开设了“玻璃材料班”,在与德力集团联合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人才开设“德力班”的基础上,又与凤阳建设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基地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共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以及建设相关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面向农村:“准村官”的事业历练

  “我的成长与在学校时就接触农村工作分不开。”现为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苗娟,是安徽科技学院2007届毕业生,毕业前就与两位同学一起把户口转到小岗村,开始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历程。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小岗村视察,充分肯定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做法,并勉励大学生更好地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本领。

  地处县城,安徽科技学院把学校与农村基层“零距离”化为了办学优势。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安徽科技学院就把社会实践纳入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区位上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常性的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准村官”。已经选拔了450多名高年级大学生,奔赴凤阳县各乡镇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在当地挂职锻炼,既运用所学所长,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也亲身体验基层工作艰辛,磨练自己。钱锐老师评价,“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引导大学生走上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重要途径。”

  杨俊森是安徽科技学院2006届毕业生,“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之一。大学一毕业,杨俊森就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枇杷之乡安徽歙县深渡镇绵潭村任村长助理。针对当地枇杷长期由农户分散种植,生产、销售极为不便的实际,杨俊森联合周边的漳潭、瀹潭枇杷专业村,发起成立“歙县三潭枇杷专业合作社”,自己也被选为专业合作社秘书长。通过拓宽枇杷销售市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果农改良枇杷树种,三潭枇杷产量和收入较上年增长近两成,村民们亲切地称他是“枇杷村官”。面对成绩和赞誉,杨俊森首先感谢的是母校搭建的认识农村实践平台。

  有这样一项统计:在安徽科技学院的历届毕业生中,在地方农业技术部门工作的占21%,在中学工作的占23%,在市县及其以下企业就职的占36%,三个数字相加意味着安徽科技学院有79%的毕业生工作在一线。面向基层空间广阔!(记者李陈续 通讯员许正宏)

标签:教育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