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高校新闻

陈十一:接过北大百年工科的接力棒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0-11-16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作者:未知

  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授的书桌上摆着一份201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报告。这份报告由英国Times Higher Education-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发布于2010年9月,报告显示,北京大学工学在世界上已经排名第25位,在国内高校中,仅次于清华。

  “北大工科在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参与工学院重建的一员,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非常自豪,也深感身上的担子之重。”陈十一说。

  作为刚刚成立五年的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掌舵人,陈十一和北大工科一样,有着很多传奇的故事与经历。

  真正的事业在中国

  2005年的陈十一,在国际学术界早已经名声斐然。他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席教授和系主任,是国际上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湍流研究上做出的一系列贡献一直被铭记。上个世界90年代初,他打破了当时直接数值模拟中Reynolds数的世界记录,其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湍流界广泛引用;他首次精确计算出湍流的标度指数和对流扩散过程的标度指数;他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闭理论,这个理论成为燃烧和湍流扩散的重要理论与数值计算基础;他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积蓄;他和他的团队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研究了跨越多于多个空间、时间尺度的流体物理,首次精确计算了有奇异性的流动现象,这个研究对微纳米流体流动、燃料电池、生物系统等会有广阔的应用……

  但就是在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陈十一选择了回国。

  “我的导师周培源先生一直都告诉我们,‘我们的事业在中国’,我们的根扎在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而我要来的又是北大,这里有着中国最好的师资、最好的学生、最好的科研环境,我为什么不回来?”谈及回国的原因,陈十一反问道。

  陈十一说,经常有人问他回来的原因,但他自己其实很少想到这个问题,也很难讲清楚,给出具体的答案。“可能最根本的还因为是中国人,中国文化对一个中国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回来不需要理由,不回来需要理由。”陈十一笑笑。

  在美国的那些年,陈十一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人在美国做事效率更高?为什么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在美国更有机会成为领军人才?为什么国外的大学就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什么在科学技术的很多领域还跟国际学术界有着那么大的差距?中国的工程教育到底哪里出错了?

  很多次对中国学生演讲时,陈十一都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看看你们身边的工业产品,比如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电冰箱等,有哪些是中国自主创造的?每一次学生的回答都让他心痛:为什么他们的工程到现在为止还主要是制造,而缺少创造?我们有很多很好的工学院,怎样才能赶追世界?

  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这是陈十一再度回到北大,重建北大工学院时心中默念的理想,也是他后来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中努力的目标。

  建什么样的新工学院?

  在北大工学院成立五周年的大会上,陈十一饱含深情地说:“每当我踏上燕园这片土地,都会感受到一百多年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浸润,都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工学传统的圣地。”

  北大工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10年,工科分科大学就在北大成立,这就是工学院的前身,至今已一百年整。马大猷、张维、傅鹰、梁思成、钱伟长等一批大师曾经执教于此,给北大学生带来了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截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共培养了5000多名学生。后来,工学院的师生中有23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院士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大工学院建制撤销,但新工学院的另外一股血脉却在同年诞生:在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周培源院士的积极建议与组织下,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的前身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于1952年正式成立。北大力学同样是人才济济、硕果累累,50多年来,北大力学共产生了17名院士,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高端人才,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成果。

  “重建北大工学院,承载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寄托着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期望,以及工学院广大院友重塑北大工学的辉煌之梦。”回国后的陈十一深感责任之重。

  在回国前,陈十一已经担任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筹备小组组长。他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思考:国内设置了工科的院校很多,优秀的工科院校也很多,重新建立的北大工科,应该是什么样?

  “发挥北大文理医的综合学科优势,面向未来尖端新技术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适应国家需求,做工程科学。”这是重建的北大工学院的最终定位。陈十一介绍,北大工学院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力图借助北大雄厚的基础研究和综合学科优势,以及出色的生源优势,利用与国际先进大学教育体制接轨的管理模式,将其建设成有北大特色的先进工学院、北京大学文理医科的工学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工学院、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工学院。

  2005年2月,北京大学工学院正式宣布成立。

  此后,在综合性大学建立工学院,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大发展趋势。2006年底,哈佛大学建立工学院。2007年,耶鲁大学创建工学院。今年,美国著名的布朗大学也宣告成立工学院。

  新工学院的“第一个五年”

  对陈十一教授和很多参与工学院重建的人来说,新工学院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一直在考虑需要怎么发展”。

  根据工学院的定位,陈十一和他的同事们将学院的建设重点放在“工程科学”上。学院下设力学与空天技术、资源与能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工业工程与管理等五个系,并即将成立航空航天系;建成了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中心、教育部体腔内局部诊疗技术工程内窥镜中心、清洁能源研究中心院等10余个研究中心,初步构建了学院独具特色的科教主体。这些学科多数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的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学科的行列。

  一流的师资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学校的支持下,北大工学院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在国内率先实行Tenure-track(终身)制度,不遗余力地延揽世界优秀人才。五年来,工学院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50多位杰出人才,其中近20 人获得了国外一流大学教授职称。目前学院正式教员虽然不足百人,但有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14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9人,人均学术水平位于国际一流。

  佘振苏教授是湍流著名的SL标度律模型的创建人,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终身教授。回国后,他担任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领导着973“飞行器气动力学与光学设计关键湍流问题”。

  国际著名能源与资源专家张东晓教授,回国前是美国南加大讲席教授,回国后担任工学院副院长,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神华等开展合作研究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使得工学院已成为中国二氧化碳捕获与埋藏(CCS)的重要研发基地。

  在工学院,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在这些一流学者的带动下,工学院的科研水平迅速提高。目前在研项目270多项,973、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工信部重大科技攻关、科技部支撑计划及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超过100项。2009年,学院人均SCI论文数及人均科研经费均跻身北大前三名。

  为营造与世界接轨的教学机制,工学院大力推行教育国际化,目前已与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海外高端人才加盟工学院,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展了办学思路。北京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埃默里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培养项目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博士培养项目,是国务院唯一批准的联合博士培养项目;与斯坦福大学联合设立的“跨文化设计”项目、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学院合作的世界课堂项目等,为学生搭建了国际教育交流的平台。学院的毕业生中约25%前往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顿、乔治亚理工、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很多一流毕业生选择在工学院继续他们的研究生工作,他们将是国家建设的未来中坚。”谈及优秀的学生,陈十一一脸欣喜,“每一个学生的将来就是我们的将来,每一位同学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

  希望中国孩子在国内读本科

  “如果让我在北大和哈佛选取, 我想我是会来北大的, 因为世界上真的没有一所大学像北大那样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在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陈十一院长诚恳地对大家说。

  “也许很多人会不服气或者可能曲解我的话的意思,但我还是要说。”在陈十一看来,也许国内的很多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仍然存在着差距,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十七八岁的年龄,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地去了解这个国家、民族,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希望,也鼓励中国的孩子在国内读本科。”陈十一说。

  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陈十一有颇多的感慨,“我在美国很多年,但是在我的心底,最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来自于中国大学的教育。”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采访最后,陈十一院长将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学生们共度“五四”青年节时赠予的几个字,送给高中生朋友们。

  “试着去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了解他的核心价值,心怀祖国,我们希望北大能够真正积聚这样一批学生。”陈十一说。

标签:高校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