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格子衬衣、牛仔裤、运动鞋,样子像个大男孩——初见陈填烽,你会以为他是个普通学生。实际上,出生于1981年的他已经是暨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陈填烽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暨南大学任教。同年,27岁的他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也成为暨南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陈填烽说,作为年轻人,他的行政事务没那么多,得以长时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经常和学生一起泡在实验室,手把手地帮学生修改英文论文。
“年轻并不能代表什么”
1999年,陈填烽考进暨南大学,就读于暨大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2005年,他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同年6月,他被获许提前一年硕士毕业,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认可。2005年8月,陈填烽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攻读化学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陈填烽回到暨南大学化学系任教。
2008年,暨南大学大刀阔斧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导师遴选机制改革。暨大校方鼓励优秀的副教授在同等条件下申请博士生导师。怀着忐忑的心情,陈填烽投出了申请表。
2008年12月24日,暨南大学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批准了新遴选导师的名单,陈填烽作为暨大引进的境外学术机构高水平特需人才名列其中,成为暨南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当时他只有27岁。
陈填烽坦言,并不喜欢“最年轻的博导”这个称谓。面对关注和质疑,他选择好好做事。这两年,陈填烽一共带了3个硕士,2个博士,外加2个博士后。“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带学生不在多而在于精”。有些学生已经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年轻博导与前辈博导有什么不同?陈填烽表示,由于年纪尚轻、工作的时间不长,所以没有那么多的行政事务缠身。“大部分时间我还是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花在教学上的时间也多一些。”他经常跟学生一起泡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实验,或者帮学生修改英文论文。这是陈老师“能想到的最快乐的事情”。
授课引入新理念
目前,陈填烽主要承担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化学生物学”课程,这是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课程。陈填烽引进了新颖的授课模式,灵感来自于他在香港读博士期间的经历。
“老师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概述了全部的课程内容,然后给每个同学分配一个题目,以后的课程都是由学生来讲。”陈填烽说,自己初次见到这样的阵势,曾受到巨大冲击,对全英文授课也倍感压力。但一段时间后,不仅自己对课程有深入理解,而且英文水平大为提高。
在暨大授课时,他也借鉴了这种教学理念,受到学生的欢迎。由于跟学生的年龄差距小,课余时间里“陈老师”经常混在学生堆里。但“陈老师”在学术上的要求却颇为严格。比如说,研究生的论文一定要用英文写。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不适应,陈填烽就先找来一些中文文献让学生看。两个月后,他再慢慢加入英文文献,最后让学生把所有看过的中英文文献做一个综述。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学生的理论素养有所提高,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突破。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陈填烽对“带学生”有了感悟:“要学会平等地跟学生沟通,这是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的,我希望能把这个理念继续传递下去。”
当博导三年的成果
据介绍,回到暨大工作的近三年时间,陈填烽先后在Biomaterials、Inorganic Chemistry及Cell Mol Life Sci等本领域主流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他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杰出人才项目、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并成功申报了8项国家专利。2010年,陈填烽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黄茜 彭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