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人访谈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心灵开放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2-07-10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杨明方

  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以其富有哲理的演讲闻名全国,屡屡掀起“根叔旋风”。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2年毕业典礼上,李培根院士再次以一篇《远方》让同学们记住“带着什么去远方”,感动现场2000多名医科毕业生。

  今年6月10日,李培根校长赴京参加“两院”院士大会,甫一抵京便如约与记者见面,畅谈其“开放式”高等教育理念。

  记者:与国内不少百年名校相比,今秋即将迎来60岁生日的华中科技大学显得分外“年轻”,充满活力。我们注意到,华中科技大学对自身的定位是“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请问李校长,为何要把“开放”放到如此突出的位置?

  李培根:“开放”一词,既是我们对这所学校的基本定位,也是对过去的总结。“开放”的含义很多,比如常说的国际化、改革开放等,这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开放”。还有一种“开放”,是对社会和业界的开放。很多人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办起来的大学中,华中科技大学是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这其中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长期和社会紧密结合,深度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这也是一种“开放”。现在很多大学都在这么做,但华中科技大学有不少自己的独特之处。

  “开放”还有另一层含义——对学生开放。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真正对学生开放——没有真正对学生的心灵开放。年轻人都到大学来上学,似乎大学是“开放”的,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如何做到对学生心灵的开放,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当做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忽略了学生是知识的自主学习者、主动实践者,这其实是没有对学生真正开放。所以,我强调要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

  去年,华中科技大学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三大战略转变”——从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转变,从工医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自由发展。在这个理念下,我们才能够讲:我们开始关注对学生心灵的开放。这才是现代大学的本义。当然,真正要完成这个转变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把它提出来并上升到办学战略的层面,对人才培养会起到导向作用。

  记者:您刚才谈到,“开放”应该有多种层次。从教育的内在理想层面来看,对学生的心灵开放应该是最高层次。而在教育的功能层面,一所“开放”的大学还应展现哪些内涵?

  李培根:我们经常谈大学的使命。西方大学的使命主要有三个:通过教育传播知识、通过研究拓展知识、通过图书馆和博物馆保存知识。我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转移知识。大学的知识要向社会转移,要通过社会服务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乃至产业化。同时,社会的知识也要向大学转移。对于后者,我在学校提倡:能否有更多的非专任教师(社会和业界的优秀人士)走上我们的讲台。我这里所指的不是讲座(我们的各种讲座已经办得很好了),而是真正地走进课堂、主讲课程。

  以工科为例,当前的现状是:不少大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远远滞后于研究的进展,而且也明显滞后于工业的实际进展。

  现在不少大学都注重转移知识、社会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的做法比较独特,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是我校转移知识,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在地方“落地生根”的一个典型案例。工研院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一个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平台,学校向工研院派出专门教师,常驻当地,扶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为当地产业升级献智助力。目前,工研院通过建设设计服务中心、激光技术中心、检测技术中心和物联网技术中心,已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了相应服务,其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已孵化出7家高科技公司。工研院不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还为我们的大学教育提供课题和平台,为本科生去实习、实践乃至创业,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成才环境。

  所以说,一所开放式大学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其理想。教育活动、教育资源等的边界延伸到社会或业界,社会或业界中的很多设施、活动乃至人员,都可以为大学所用。

  记者:您特别强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那么,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这二者是什么关系?高等教育怎样才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应该真正对学生的心灵开放,反过来只有真正对学生的心灵开放,才算得上“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

  办学不能闭门造车,高等教育向社会和业界开放是有必要的。我们要让大学的知识向社会转移,要让社会的知识向大学转移。一方面,我们必须让学生和教师走出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到社会或业界中去进行锻炼和实践,让教师与社会和业界实际紧密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我们欢迎业界或社会人士走上大学的讲台。此外,我们还要在专业设置、教育改革等问题上充分征询业界人士的意见,并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 ,坚决摈弃“满堂灌”,尽可能好地创造各种条件,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心灵开放,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对于教学模式开放的本质,我将其概括为:“教”对学生开放,“学”对实践或问题开放。“教”对学生开放,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教”不能仅仅是“我教什么你学什么”。高层次的“教”一定是点燃学生思维及进一步学习的火把,教师还应该在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施以引导、教化。“学”对实践或问题开放,就是引导学生不仅在实践和问题中巩固学到的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关注人类和社会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质疑,乃至创新。深刻理解这一本质之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自然就会有一些独到、创新的做法。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