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校风采

西安工业大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4-06-21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未知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着力点。多措并举,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求创新,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西安工业大学形成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学产研结合之路;夯实基础,科学管理,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办学定位。这一办学定位的确立,既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又体现出学校的办学优势,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在分析、把握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面向企业,立足一线,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贯穿到培养模式设计和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落实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中。

  在本科生培养上,学校依照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树立“大工程”现代工程理念,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提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基础,娴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竞争的综合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使毕业生具备成长为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学校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每个方面包含若干培养标准。知识标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程管理知识等;能力标准包括学科基本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素质标准包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与规范等。

  2003年,学校构筑并实施具有特色的“3+3+2”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三个平台”和“一个系统”构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第一个“3”代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第二个“3”代表“专业基础教育”平台,“2”代表“专业教育”平台,“一个系统”指综合素质教育系统。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使学生在前三个学期接受公共基础教育,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在实践教学上,以“工业认知”实习和“基础工程训练”为核心,突出“训练工程化”,使学生普遍建立工程背景概念。依托“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使学生在第四到第六学期接受一级学科模块的专业基础教育,获得宽厚的专业基础。以课群建设整合课程体系,实现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实验独立设课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专业教育”平台,使学生在第七、第八两个学期接受专业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教学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第七学期设置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第八学期全部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以保证毕业设计时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教育贯穿在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以思政课教育为主线,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统揽,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按照“训练工程化,实验综合化”的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彰显学校“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试点班和“教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开设专业导论、学科前沿、创新课程等,重视课外实践环节,全面落实创新与技能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围绕主干学科,以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龙头,构建了6个优势特色专业群,涵盖64%的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布在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2002年以来,建成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等。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

  学校立足办学传统,按照现代工程办学理念,于2008年提出“根植企业行动计划”并在2010年实施,进而全面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共同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

  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坚持适时、科学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校党委书记、校长等亲自带队开展培养方案大问诊,先后深入全国16个省市区30多个城市近10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工作,召开座谈会,与企业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还聘请58名校外专家尤其是企业一线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评审。这一举措受到了省委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与支持。

  学校在2008年开设“对日软件工程师实验班”,并于2010年成立西安工业大学教改实验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2012年在测控技术与仪器等3个本科专业推进“卓越计划”,完善和细化了培养方案,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企业培养方案;2013年又有3个专业新增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目前,教改实验学院共开办8个类别的实验班,涵盖所有工科学院和经管学院。实验班全部实行导师制,参加教改实验的学生均选配校内骨干教师作为其导师,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深圳市金凯进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卓越计划”的开展在全校的教学改革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实验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各种考证的通过率、竞赛获奖率明显提高,培养体系得到学生和企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十分抢手。教改实验学院已经成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质量工程建设的实验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窗口。2012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学校充分发挥教授的“传帮带”作用,教授、副教授长年坚持在一线为本科生上课,每年比例达91%以上。

  学校以课群建设为主线,以精品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引领,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等教改中的难点问题,整合建设了一批校级课群,并建成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着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第一课堂为主线,以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线,主辅线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学校积极开放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目前学校的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业中心全部对本科生开放。学校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专项资金,从政策、经费、资源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科技竞赛。

  学校下大气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确立了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了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大力倡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有科级以上干部,讲师以上教师都与学生宿舍建立了联系。目前,全校共有1000余名教职工联系3195个学生宿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聚合优质资源,彰显综合实力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顶层设计更加清晰,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办学特色愈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增势强劲,对社会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获批“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发展成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获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二级资质;兵工特色更加鲜明。

  学校以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获批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61项。现有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有6个陕西省名牌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建成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20余项。

  目前,学校有3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以上研究基地。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高水平科研论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05年以来,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5项。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部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150余次。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入围2011--2012年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80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西安工业大学的毕业生知识功底扎实,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综合素质高。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行业的技术骨干或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同时,涌现出一批创业创新先进典型。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