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求职就业

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青年就业问题思考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7-04-26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未知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主体为争夺资源、利益和话语权,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新加入者,在受全球化影响劳动力市场变数增多的情况下,青年就业的脆弱性不断增强。

    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考

    基于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影响,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全球化对中国青年就业的影响极大。公共部门就业机会有限,传统的低端优势产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不足,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严重,全球化导致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变化加快,青年素质难以适应,失业、就业不充分和劳动参与等问题进一步加重。

    正如世界各国一样,中国为应对全球化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为青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多促进青年适应全球化趋势的措施,但是,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依然面临很多深层次的挑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解决。

    1 中国青年就业面临的挑战

    观念转变的问题。虽然中国经济已不可逆转地加入全球化进程,但是,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观念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社会、青年及其家庭在面对全球化影响时还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种青年群体上:一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历等于就业的观念在政府、社会及青年本人中都根深蒂固,政府给予大学生很多优惠政策,但青年一味追求高收入、高待遇的优质岗位,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二是广大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政府没有特殊优惠政策,青年个体无能为力,解决中国青年就业问题因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市场机会的问题。青年就业受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由于公共部门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就业保护和社会保护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不平等的制度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人为地限制了青年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推而广之,其他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不平等也是限制青年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严重的是城乡分割问题,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公共设施、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农村青年在就业机会方面的巨大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全球化压力问题。在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青年就业的同时,全球化使青年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全球化为手段,通过操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达到调整国内经济的目的,甚至不惜采取政治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了全球统一市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或市场分割从全球范围内限制了发展中国家青年的就业机会,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因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2 应对全球化影响的对策建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青年问题将日益凸显,成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针对中国青年就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国际交流,促进青年就业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和谐发展是解决一国青年就业问题的前提。为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促进青年就业的公共政策必须是全球化的和全国性的。

    事实上,早在联合国千年会议的《千年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制定并实施各种战略,让世界各地青年人有机会找到从事生产的正当工作”,提出了解决全球青年就业的新政治承诺及各国政府和全球性组织就此结成的新型伙伴关系,将有关青年男女的公共政策纳入整个就业政策,将充分就业作为全球性经济社会战略及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此后又建立了联合国青年就业政策网,就解决青年就业这一挑战的最佳方案提供看法和经验。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加强国际交流,在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在双边和多边事务中加强关于全球化的社会影响方面的交流,促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审查、重新考虑并调整旧政策,实施新政策,以实现惠及所有人的社会发展,保证全球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推动促进青年就业的全球化政策中,应特别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青年的知识、技术的传播和培养。

  统筹青年的教育培训与就业

    改革公共教育制度,加强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联系。应重新审查、思考和调整教育、职业培训和劳动力市场政策,为各类青年从学校向工作顺利过渡创造条件,为青年人日后的工作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将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与支持反向延伸,应该从小学开始就贯彻切实有效的职业教育和引导,给予明确的职业导向;基础教育作为传授知识、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方式,不应全部以培养科研人员的方式培养学生开展科研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而应具备职业导向功能。

    为青年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青年是最善于学习、最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群体。对于青年整体而言,最大的帮助不是给他们岗位、给予资金扶持等具体的措施,而是提供给他们分享知识、分享信息的机会。因为,岗位、资金等只能提供给有限的人,而信息、知识却可以无限传播、分享和创造价值。因此,建立包括就业、培训等各种信息在内的、青年能够分享的公共信息系统是帮助青年的最有效的方式。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其他机构的就业服务网络、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已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还需要提高认识、加强力度,更加人性化,核心是真正从青年的需求出发。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对青年劳动力“只使用、不培养”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青年培训作为一项公共事业被给予的关注还不够,缺乏一个负责统筹青年培训的部门,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为此,需要在加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扎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加大青年培训的公共投入力度,规划和使用好青年实训基地等公共培训设施,继续推广青年见习计划等有效的培训方式。

    鉴于大部分就业青年的劳动时间长、劳动收入低,较难找出时间、较难有财力自我培训,建议出台类似“培训券”的政策,或者对雇主给予培训补贴的政策,使青年培训落到实处,通过强制手段强化企业的培训责任。

    鉴于大部分青年都从事简单技能的体力型劳动,应将技能提升型培训常规化、制度化。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应加大青年培训人数,同时,提高培训层次,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对于就业基数大、有一定需求的传统行业,应着重提高培训层次。

    加强对非正规就业青年的保护。鉴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青年总体的素质状况,大多数青年从学校向工作的过渡将经历比较长时间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经历对青年是有益的。由于青年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通过一段非正规的就业经历,获得对劳动力市场的切身体验,重新认识自己,对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作出调整,对成功过渡到正规就业很有益处。但是,由于对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管制不严,青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劳动收入低且不稳定、劳动保护少,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延长青年向正规就业的过渡时间,甚至永远停留在过渡阶段。为此,必须对非正规就业青年加以保护。

    创造有利于青年创业的社会氛围,改善青年的创业环境。青年创业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青年的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创业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建立有利于创业的机制要从青年创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许多青年是自主性创业,他们有自发的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遇到的主要是业务开拓方面的问题,包括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信息获取以及市场开拓等。为此,应建立创业扶持中心,为创业青年提供经常性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扶持青年创业项目的启动或小企业的孵化。这不是个别创业专家团的几次服务就能解决的,需要加以制度化和常规化。

    对于被动型创业青年,则需要像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那样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因为他们往往创业能力相对不足。如给予税费减免、提供场地、给予社保补贴等。此外,应形成全社会扶持青年创业的氛围。在倡导工商界积极参与支持的同时,政府也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购买创业青年的产品或服务等。另外,应将小额信贷政策向广大创业青年推广,并更好地贯彻执行。

    此外,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促进青年就业创造制度条件。实行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和有就业愿望的非经济活动青年就业,制定以困难家庭为目标的政策,为女青年提供针对性服务,为农村青年提供专门服务,大力发展劳务派遣,更有效地促进青年从学校向劳动力市场的过渡,自上而下地真正发挥青年组织的作用,都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丽宾)

 

标签:职业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