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年终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层次也名列云南省前列。 35%%以上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约 1/3毕业生升学、出国,另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 70%%从事管理工作, 13.2%%从事技术工作,有 12.8%%从事服务工作。
根据学院 2006年对以往三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家长进行的跟踪调查统计,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达到 95.2%%,毕业生对本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感到乐观的达到 93.8%%,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对口率达 85.2%%以上;家长和毕业生对学院的满意度达到 97.5%%以上;用人单位对商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 96.3%%以上。
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三满意”,归功于商学院在建校之初就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全程化职业指导为基础、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突破口,构建起了一整套就业工作管理和服务体系。
改革毕业标准,提升就业层次
为严把毕业质量关,商学院进行了毕业标准的改革,制订了五项严格的毕业标准:第一,按教学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答辩合格;第二,毕业实习合格;第三,专业技能达标(取得 1~2项职业资格证书);第四,利用暑假完成90天的社会实践并合格;第五,取得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考核合格证书。只有达到以上标准,才能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达不到毕业标准的学生,学院不给予毕业,不给予推荐工作,让其延长学制,直至达到标准为止。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商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百名优秀毕业生优势就业工程”,即在应届毕业生中提前一年遴选 100名优秀毕业生,对其进行就业前的强化培训,重点推荐到知名企业去工作。另外,为帮助家庭贫困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几年来,学院邀请了专业培训公司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并全部推荐到用人单位就业。
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会计系 2007届毕业生肖辉已经在云天化集团天盟农资连锁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回想起自己找工作的经历,肖辉说,许多用人单位招聘会计时都要求本地户口和数年工作经验,这对于初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门槛。他能够得到在天盟农资实习的机会,是幸运;而他成功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实习期表现出色,则要归功于商学院重视实践的教学理念。
“会计系开设的的会计模拟实作课要求很严,每个小地方出了错不光被纠正,而且会被扣分。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已经养成了当会计所必需的谨小慎微的工作习惯。”肖辉说,由于有了模拟实作的经验,他进公司后很快上手,得到了好评,从而顺利签约。
为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宽厚基础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专业实践教学″进入了商学院课堂教学的领地,并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必须保证的实践学时。商学院建有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等20余个实验室,并开辟了联想集团、云南烟草科技园等6个校外实习基地, 240个与各系各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由于注重实践,商学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进入社会之后的岗位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云南师大商学院坚持以实现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以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和辅导员为主导,以课程化和学分制为手段,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创新设计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培养的科学化、课程化和全程化。
这个学期,国际贸易系的赵除了专业课外,每周还要上硬笔书法、商务礼仪、演讲、公文写作等几门课程。赵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人力资源经理,他在商学院的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课里精心挑选,最后确定参加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大有助益的这几门课程。“比如我在商务礼仪课上学到了商务人士的穿着要求、与人交往时的各类注意事项。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不学还真是不知道。”
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教育是为专业课拾遗补缺的必修课,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和专业个性,强调因材施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人际交往素质和职业素质六个方面。为把这六方面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学院将其细化为11门课程,编制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将其纳入学分制管理,由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和外聘教师通过讲授、实作、讲座、讨论、模拟训练、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实施。成绩考核和学分认定以笔试、口试、提交论文或作品等方式进行。
职业指导从大一开始
工商管理系 2007届毕业生余宗儒说:“从进学校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对自己的就业定位有了明确的认识,那就是‘应用型人才’。在学校和就业市场之间的接轨上,独立学院做了一个填补。”
商学院认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为避免职业指导“临时抱佛脚”现象,从大一开始,《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课程就被列入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中的重点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养成、择业心理调适、就业观念、就业形势政策、求职技巧方法、成功创业、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
由于有了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商学院毕业生在求职时心态很好,既自信笃定,又脚踏实地。工商管理系 2007届毕业生岳毅就是靠着自己的自信和勤奋进入了云南铜业集团技术开发部。在今年的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上,云南铜业集团打出的招聘启事上点名只要1个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我对招聘主管说,‘我没有你们要求的那么高学历,但我愿意用读研的时间在企业里学习’。”岳毅用自己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自信争取到了实习机会。
“技术开发和我的专业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我不懂,就自己学,一个月后我就能看懂图纸了。平时打杂、跑腿我都干,大概是我的踏实、好学使我留了下来。”岳毅说。6月份,他拿到了就业协议书。模拟面试提高求职成功率
国贸系 2008届毕业生王琼在她的第一次求职面试中有些紧张。好不容易通过了专业素质面试,在综合素质面试中,面试考官们的问题大都刁钻难料。最后,王琼得到的评价是“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措辞准确”。“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回答得结结巴巴的。”王琼说。
好在这只是一场模拟面试。考官们都是商学院聘请来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领导和专家。每到大三下学期,商学院都要为“准毕业生们”组织一场求职前实战演习,这种一对一的模拟面试内容包括普通话、心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自信心、着装礼仪、常用公文写作、书面材料准备等方面,为的是检验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发现、总结、分析、解决毕业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其掌握基本的求职方法和技巧,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对模拟面试不合格的学生,学院暂不推荐工作,直到面试合格为止。
尽管王琼最终通过了这场模拟面试,但她却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求职大战中更加自信,王琼主动申请再次参加模拟面试,并最终得到了考官们的好评。
王琼的同学郑昊说,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如此“正式”的面试。许多同学或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着装,如何恰如其分地推荐自己,或表现得紧张,身体小动作多,眼神飘忽。这些毛病在模拟面试中都被考官不客气地指了出来。现在,通过了模拟面试的同学大都对面试中的常规问题有了准备,懂得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下学期我们就要开始找工作了,经过模拟面试,我们增加了信心,并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有了明确的意向。”郑昊说。
来自商学院就业办公室的数据表明,模拟面试提高了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部分毕业生在模拟面试后就被用人单位直接录用。大力开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对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很有兴趣的周瑛已经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全国十强药店—云南鸿翔药业集团人力资源部的新员工。作为商学院与鸿翔药业首期 CBE(医药连锁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的学员,她在一个月的理论培训后就被调入人力资源部,签订了正式的《就业协议书》。与她共同参加首期 CBE培训的其他83名2007届毕业生,也大都在半年的岗前培训中,系统地学习了制度考核、货品调拨、账目管理等知识,最终成为了鸿翔药业的正式 CBE。
CBE项目是云南师大商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代表之一。截至 2007年,商学院共与 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多元的校企合作教学实习和预就业基地,建立了长期供需合作关系。
商学院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每年云南人才市场、云南人力资源市场等都要举办针对商学院毕业生的大型校园专场招聘活动,同时每周二固定时间举办校园小型招聘活动。学院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短信群发系统等方式向毕业生发布,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平台。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