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就业时,各类招聘会、职业推介会上人头攒动。根据市人才交流中心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我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在85%左右,每年约有1000名平湖籍高校毕业生返回平湖工作。
现象:两头热,中间冷
专家解读:经验不是“拦路虎”
近几年平湖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机关事业单位的“稳定职业”与工厂车间的“技术职业”成为就业的最热两头。机关事业单位的“稳定职业”一直是学生的理想选择,在平湖市5月份举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中,15个部门推出的31个岗位,报名人数达到了332人,报考比例超过了10∶1。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平湖市校企合作力度的加大,许多企业定点培养的“技术生”一毕业就走进了工厂车间,这些“技术类岗位”也成了就业的热点地带。
相对于“稳定职业”与“技术职业”的一片红火,一些企业的中层管理类岗位则有点“冷”。“这类岗位对于经验的需求往往让应届生望而却步。”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胡建飞告诉记者,最近一次调研数据显示,70%的企业管理类岗位对工作经验有要求。尽管如此,胡建飞却认为经验不应该成为毕业生的“拦路虎”:“其实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期也是一种工作经验,毕业生应该勇于尝试一些可以胜任的岗位,以自信和实力突破经验障碍。”在之前的一次招聘会上,一位男性毕业生就通过几次沟通、展示实力,与一家本打算招聘女会计的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
现象:心态热,行动冷
专家解读:多上“社会课”摆脱“被动态”
招聘台前人头攒动,一个女生站在人群外,她的妈妈则挤进挤出忙着咨询和记录应聘条件、工作内容、福利待遇等,女生一边小声抱怨“怎么还没好”,一边低头发着短信……这是近期在我市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发生的一幕。这位姓唐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面临毕业,许多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自己情急之下只能陪着她四处寻找。女生自己则表示,虽然自己也很着急,但是投了几次简历没有结果后也就灰心了,干脆让父母帮忙找工作。而招聘单位对这样的家长式包办应聘并不领情:“20多岁的人了,还没有‘断奶’,叫我们怎么敢把工作放心交给她?”
针对目前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依赖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就业的“被动态”,国家心理咨询师、嘉兴职工中等卫生学校老师严雄伟认为,这与独生子女群体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缺陷有关,好高骛远、害怕吃苦、缺乏合作精神,因此就业能力弱,主动择业的意识也弱。
严雄伟建议,家长和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更多的挫折教育,通过实习、见习等途径帮助他们培养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同时,就业方面应该让学生主导,而不是单纯“包办”。
现象:择业热,就业冷
专家解读:不妨试试“三圈理论”
26岁的平湖籍学生朱彤飞今年即将从杭州某高校毕业,在5月17日平湖市100家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他在700多个招聘职数中转了一圈,却没有投下任何简历:“想找一个待遇、专业、前途都好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合适我的。”而事实上,此次招聘会的岗位涉及服装、洁具、光机电等多个领域,有2200人次参加了此次招聘会,达成意向的有113人,其中不乏多名优秀的硕士生。在如此多的选择中“一无所获”,胡建飞认为,还是部分毕业生所存在的“择业热,就业冷”心态所致。
胡建飞说,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招聘“高峰期”一般都是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的2月,而签约的“高峰期”则是在当年的5月和6月,如果毕业生过于挑剔,“不满意不去,不适合不去”,错过了最佳就业的黄金时间段,求职道路就可能越走越坎坷。相反如果能先就业,对于今后的竞争则可以积累一定的“资本”。“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
“当然,先就业后择业绝不是不挑不捡,而应选择适合自己发展、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工作。”胡建飞介绍说,如果对于就业比较迷惘,学子们不妨试试“三圈理论”:先考虑“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业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寻找这三个圈圈的交集,最终确定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