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7月24日发布信息:今年上海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9万人,比去年增加0.6万人,在政府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努力下,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良好,实际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人数稳步提升。2005年以来,上海每年有2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今年达到近3万人。
据悉,“面向基层就业”指的是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单位、中小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等;其中,“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是由政府推出的重点项目,本市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各类服务基层项目。
政策早公布,工作早启动,本市相关部门和高校积极助推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初,有关部门向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免费赠送《2008年大学生创业政策汇编》和《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为学生就业“导航”;市、校两级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本市各行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开展各类网上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获取准确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高校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在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中,办理户籍、人才类居住证和从业类居住证是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的三种途径。今年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办理户籍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从用人单位承担重大项目和录用优秀人才的实际出发,在政策完善、制度保障、程序规范的基础上,整体工作提前,进展平稳有序。审核结果于4月、6月对春、秋季毕业生进行公布,保持了校园稳定和毕业生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特殊”毕业生,教育部门和高校给予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扶助。市教委通过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firstjob.com.cn)收集和发布用人需求信息,为待就业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培训。市教委还为西部计划服务期满的志愿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如编辑制作和向企业发送《西部计划志愿者求职自荐手册》,举办西部计划志愿者专场招聘会等。各高校也纷纷通过建立“手牵手”、“一帮一”、“就业绿色通道”、“扶手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机制,为困难大学生提供个体就业辅导,并给予重点推荐和帮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教委及时收集灾区大学生的信息,与高校一起对来自灾区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重点推荐帮扶。目前,来自灾区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已落实就业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