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晚上22时,团重庆市委与重庆经济广播电台合作打造的“重庆市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岗前指导课堂”节目就会如约播出,电波传递的各种信息,成为不少未就业重庆青年的福音。
在这档半小时的节目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协调办成员,区县、高校团委负责人,见习基地负责人讲解本单位所提供的具体岗位以及对见习人员的要求,现场开通热线接受咨询。另外,节目还邀请见习人员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见习后的收获。
迄今,该节目已播出40期,借助电波的翅膀,巴渝青年的新梦想开始腾飞。
“我找到了生命的第二春”
今年4月初,重庆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陶科在家收听都市广播时,一则关于“见习基地岗前指导课堂”的预报让他喜出望外。去年毕业以来,陶科一直未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急着找工作的他寸步不离地守着广播,直到收听完当天的节目。在这一期节目中,美联国际仓储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的领导介绍了公司情况,并真诚欢迎各界青年前往见习,公司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节目结束当天,陶科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电话,顺利得到了去该公司操作部见习的机会。
第二天,陶科就上岗了。他佩戴上特制的胸牌,上面有鲜艳的团旗,还有“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见习人员”字样。在他看来,这个特别的胸牌给了他一份特别的安全感,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干不好,对不起团组织”。
陶科特别珍惜这个见习的机会,工作认真负责,并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7月1日,他结束了见习期,成为市场部的试用工,两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只要考核合格,他就能转为正式职工。
和陶科一同到公司见习的青年共有13人。从国有企业下岗的青年工人小刘,曾多次在人才市场碰壁,这档节目让他重燃希望。收听到见习信息后的第二天,电工技术熟练的小刘就找到街道的共青团组织,希望能得到这个机会。随后,通过团组织的联系,他来到公司,如愿获得了见习的机会。
“这档节目让我有了新的希望,下岗后,年纪轻轻就无所事事,无聊极了。现在有事情干,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了。”小刘说。
有效工作模式提供坚强保障
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张果介绍,在见习基地推进过程中,重庆市逐步探索了“23410”的工作模式。即坚持遵循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活动两个基本规则,着力把握“建、管、用”三个环节,重点为大学毕业生、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农民工、库区移民青年四类群体提供就业见习服务,推进10项举措。
这10项举措包括成立由团委分管书记为主任,宣传部、城市部、农村部、学校部负责人任副主任的协调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建立协调办公室工作制度、协调办公室工作职责分工制度、见习基地信息月报制度、见习基地工作流程、见习人员申报流程等制度;开通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专题网站,宣传见习基地工作的政策、动态、申报、岗位等信息;由团市委分管书记带队,连续五周到10个区县58家企业开展见习基地工作督导;建立一个工作QQ群;专门制作相关工作手册,发放到各级团组织和见习基地;拓展“12355”热线电话功能,将服务就业创业青年纳入其中;以及开办一档电台节目、广泛张贴见习基地专题宣传海报、制作一个标志胸牌,等等。
张果说,截至6月30日,重庆市共建立各级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352个,提供见习岗位7715个,已上岗见习青年 4290多名。
1.76亿阳光贷款促创业幼苗成长
团重庆市委书记王志杰说,今年,重庆市拟组建20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10000人次青年参加就业创业见习,落实5000名青年的就业,发放两亿元青年创业贷款。
据介绍,今年5月,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重庆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市财政安排200万元注入该基金会。目前,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家捐助和社会募集等方式,已募集市青年就业创业基金500万元。
青年创业贷款“阳光行动”自去年6月以来,共申请贷款项目1121个,申请贷款资金10.12亿元,实际发放贷款项目467个,贷款金额2.24亿元。
同时,重庆市举办青工技能大赛,通过青工技能比武、青工技能培训、青工技能鉴定等形式,开辟青年工人脱颖而出的新通道;组建100人的市级青年创业导师团,上半年开展青年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6场,受众超过1.2万人。重庆还成立了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中心,开展大学生就业定向培训;实施订单式培训,力争用3个月完成2862名进城青年农民工参加“订单式”技能培训的任务。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