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
进入新千年,国家启动的西部开发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关注。
伴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投身基层、走进西部的人群中,有着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年轻的身影。
他们在西部还好吗?各地是否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让他们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大展身手?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西部一些省区市,了解相关情况。
今天刊发“同学们,到西部去!”(上)——《西部向大学生敞开怀抱》。
内蒙古——
外地毕业生,落户无门槛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吸引各地的大学生,内蒙古规定,企业招聘的非本地户籍专科以上毕业生,企业所在地应取消落户限制。如果大学毕业生就业或参与创业的单位尚不具备落户条件,可将户口落在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为吸引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与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包括“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在内的12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特别是今年4月内蒙古启动“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工程以来,共选聘11378名大学生到基层服务。
据悉,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内蒙古实施以来,全区已迎来6批共3026名大学生志愿者。目前,已有600多名志愿者留在当地,扎根内蒙古。
今年内蒙古还推出政策规定,凡是到农牧区基层单位、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将获得薪酬或生活补贴,并依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凡是到旗县以下农牧区基层单位就业且履行一定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将相应地享受学费、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记者 贺勇)
重 庆——
高校毕业生,七成留西部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截至6月30日,在西部就业的重庆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概占毕业生总数的70%,其中,在重庆就业的占52.93%、在四川就业的占10.73%,在西部其他省(区)就业的占7.5%。
“重庆以及西部省区一直是重庆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重点地区,与去年比,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对毕业生的消化能力也相应受到影响,因此留在西部的毕业生比重还略有上升。”重庆市教委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称。
据介绍,2009年,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完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加大“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实施力度,将教师特岗计划由800人扩大到4000人;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中,设立1亿元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实施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储备计划;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等。
该负责人指出,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目前成效显著。“国有大中型企业今年计划招收毕业生13000人,其消化毕业生的能力已经被极大地挖掘出来,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也将是今后吸纳毕业生的主力。”
云 南——
省外大学生,就业无壁垒
“所有在云南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否为云南人,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优惠政策,没有政策壁垒。欢迎省外高校毕业生到云南来大展拳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云南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组合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云南省取消了招用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同时,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专门项目,并进一步扩大项目范围,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今年,云南省启动实施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由省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对贷款统一担保,为创业者提供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服务、资金补助“一条龙”优惠扶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记者 胡洪江)
四 川——
多管齐下,建人才“洼地”
“西部地区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这里相对较低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成本,是我选择在四川工作的原因。”2007年从四川省内某大学毕业、目前在省直机关作公务员的小刘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从四川省委组织部获悉: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从2003年开始提出了构建“人才流入洼地”的思路。2003年四川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川就业比例为44.3%;而自2003年底四川省一系列“留才引智”政策逐步实施落实后,从2004年到2009年,这一数字始终稳定在60%以上。
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四川省在2009年将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创业载体建设力度,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及众多优惠条件。多管齐下,目前“孔雀东南飞”现象正在得到扭转。 (记者 魏贺)
青 海——
鼓励大学生下基层
近年来,青海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从今年年初至4月,省政府、省教育厅结合青海实际,相继下发6个有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今年7月,从青海民族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张昕,跑了几趟招聘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到西宁市某社区工作。有人为她“大材小用”感到可惜,她说,从最基层干起,可以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她现在每天“很忙,很充实”。
各地、州也相继出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海东地区大力组织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要求从今年起,各县除实施好统一安排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计划外,可自行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城镇社区服务,争取3年内,基本实现全区每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大学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