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透视职场“三年之痒”:跳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0-03-05  文章来源:今晚报  作者:张振宁

  读者吴女士:我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公司,至今不到三年,在此期间,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对工作的厌倦,经常说起要辞职,而且很烦恼。据他说,他的同学有很多也是这样。请问这是为什么?该如何解决?

    “有事您言语”专栏记者:很多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都会对本职工作产生一种复杂的心理,包括倦怠、痛苦甚至无奈,原本很看好的工作现在却变成了“鸡肋”,刚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心情现在一落千丈。据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李宁宁介绍,这就是所谓的职场三年之痒,“痒”的不是现实的状况,而是自己的心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职场三年之痒不是现实状况困扰,而是与职场人员对职场的看法改变息息相关。

  三年之痒为何“痒”

    南开大学大学生涯规划中心的蒋建荣副教授多年致力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对就业后大学生人生状态的跟踪中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人,大多数是那些想跳槽却没有勇气和信心提出辞职的人,这样一种“墙头草”的心理状态,将自己置于烦恼的境地,以致不能安心投入工作;还有一少部分成为频繁跳槽一族。她认为,大学生就业后的职场“三年之痒”原因有四点。

    1.没有找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理解为对工作信心的丧失。很多人在就业时,只是因为应该工作了而进入职场的,不明白自己为何工作,从未对自己作出任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种状态下投身工作,很容易在工作中迷失方向。

    2.对工作成就过高、过早期待,与现实成就形成心理落差。大学生们看到成功的典范时,让他们对于工作后取得成就的速度有了过高期待,而对自身能力及现实因素估计过少。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人的追求也不断变化,对生活、事业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强大的竞争压力,年轻人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这种现状就同年轻人的心理预期产生一定的落差,稍遇挫折和矛盾,即质疑从事工作的价值。

    3.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太多,潜意识里将此作为努力和愉快工作的条件。很多学生对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文化等有一些期待,只接纳自己要的,而对自己不喜欢的则无法接受,从而对整个工作价值给予否定。

    4.失去新鲜感,可以理解为长期从事某一工作的倦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流程和技术都可以熟练掌握,一方面,从事“高压”、高创新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已慢慢被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是一种坚持,因此会经常质疑要坚持下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对于从事较稳定工作的工作人员而言,职场似乎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不能为自己带来任何新鲜感。

  正确应对调整心态

    “三年之痒”不仅让很多新入职场的人陷入烦恼和无奈的情绪中,还有一部分人会在一次又一次无意义的跳槽中荒废自己的人生。但职场中的“痒”并不是无药可治,对此,蒋建荣副教授和李宁宁咨询师给予一系列建议。

    1.建立对自己工作价值的信心,正确评估工作的价值,看到个人存在于这份工作及他人的积极意义。如果离职的原因只是“我不喜欢”、“我讨厌”,已说明个人处于逃避和消极状态,把原因归于环境,这种状态下跳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2.为自己的个人品牌负责任。如果说个人工作状态调整的第一步是找到工作价值,第二个层面则是为了个人品牌和口碑负责任,用一步一步地行动,去积累别人对你的良好印象,哪怕已经决定辞职,无论如何,这是一笔可贵的财产。

    3.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到东西,从各层面和角度去理解社会生活。工作的成果,外在表现为资产和地位,无形的资产,则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和成长的速度。成长则是从当下这一刻的负责任开始:无论是否喜欢、是否高兴,都要做好本职工作。

    4.发掘工作的乐趣。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会工作的人必然会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价值,也会在业余生活中发现工作的灵感,并在工作时与人为善,成为朋友。

    5.加强和正视职业生涯规划,为事业而工作。只有一个人真正为了事业,才不会在工作中计较小的得失,并能很好地去面对每一次挑战。(记者 张振宁)

标签:求职就业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