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开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 王处辉)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从1996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6%提高到了21%,而且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核心的一流大学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缩小了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但客观地说,中国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是在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实现的。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我们亟需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大学怎样才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当前我们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机会在哪里?
一、世界教育没有可接之“轨”,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尽管以“985工程”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高校都各有雄心壮志,有些学校还曾开列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但很多高校都还没有跳出“向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以欧美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榜样”的思路。我们确实应当向发达国家学习好的教育经验,但更需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简单地学习西方就可以建成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吗?前几年,不少人热衷于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有无可接之“轨”?
如果有,它是什么样子?退一步说,即使盲目接上了“轨”,就可以使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了吗?
近十年来,中国的高校在硬件建设上可谓突飞猛进,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硬件建设的速度,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在创新性成果方面的进展却很难令人满意。我们有足够的上进心,但却对办学理念缺乏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大学制度的创新方面也明显不足。笔者担心,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一些简单模仿的做法和思路是否会在若干年以后出现“邯郸学步”的结果。
中国大学如何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中国何以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首先冷静思考并给出确定回答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核心性问题方面,我们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
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等教育,其当务之急和实施路径是尽早建设成一批具有国际性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学科,进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笔者认为,中国大学如果一味地靠模仿西方办学模式,按西方的办学理念与西方大学一拼高下的思路,去建设自己的高水平大学,其前景堪忧。中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迎头赶上或超越当今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水平。但这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应当如何走?是急需加强研究的。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有利于管理部门及相关高校对中国大学的发展路向进行深度反思,从而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大学办学的实践。
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应认真思考的几个理念性问题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中,考察中国大学在21世纪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可能性。
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首先是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国大学确实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注重的是美国大学的办学模式,对欧洲大学的发展模式关注不够。欧洲“波罗尼亚宣言”的重心是区域化。现在欧洲大学想拿回过去属于他们的大学发展排头兵的地位,但他们并不想与美国大学简单地“接轨”。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引领世界潮流,也决不能简单地以美国模式或欧洲模式为榜样,中国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大学发展之路?这就是挑战。在大学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时代,中国有可能走出自己的路,从而迎头赶上或超过世界其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建成若干所高水平大学,这就是机遇。
从中国近代以来开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与教训中,寻找我国创办高水平大学的原动力。
西南联大时期的师生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努力从事教学、科研,作出了大量划时代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的经验是什么?其原动力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千名在海外留学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不计个人得失,主动回国参加建设,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当时师生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有让自己的祖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爱国意识。不可想象,如果当时的高校教师首先想的是让自己的名声大起来,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大学生首先想的是找高薪工作过小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与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相比,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遇到的困难除了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更重要的是缺乏民族危机意识、原动力不足。人们都知道,21世纪是人才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但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切实落实到创办高水平大学的实践中,落实到政策与行动中。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沾沾自喜中走出来,认清忧患意识对促进教育发展的功能。
从对21世纪科学发展重心和趋势的分析中,探索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突破口与发展方略。
21世纪科学发展将会是什么样子?有不少人进行过趋势研究。20世纪人类对核的发现、对DNA的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发展水平进入了新的阶段。西方有人写《物理学的终结》认为物理学很难再有像量子力学那样的科学创新,21世纪的物理学不会有重要理论突破了。有人认为,人类对科学理论的重大发现和发展是有边际的,21世纪可能主要是在应用性科学方面有重大发展而不是在原始科学理论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并不仅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原始性突破创新,还包括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以中国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在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较深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略。
从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考察中,审视中国大学可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中国与西方在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认识上是有很多差别的。最为人知的是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差别。随着科学与信息交流手段的发展,无论是社会经济系统还是科学技术系统,都日益呈现复杂化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重综合分析的特点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它可能成为21世纪复杂的应用科学系统发展创新过程中的最有用处的理念和认识逻辑之一。
但我们的一些学校基本还是学习西方的思维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一些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非零和”与“双赢”等理念,其实都可以从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和谐思想中找到它们的原生态。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创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理念与实践,力图提出中国对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中可能会有所贡献的新维度。
三、认真反思现行高校管理机制,首先应解决制约教师多出精品的制度性问题
当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点:“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的出发点、量化考核的手段、急功近利的导向、制度性外在行为控制的特征。”尽管各大学的具体考核方法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并没有超越“泰罗制”。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给需长时期艰苦努力、“十年磨一剑”才能作出创新性精品成果的科研课题的实施,留下必要的制度空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得非常好:“精品源于艰辛,质量在于创新”。但现行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导向只是要“出品”、要数量,相对忽视了对“精”与“质”的强调。实际操作中“只问一年是否磨出了一把菜刀,不问是否能十年磨一剑。”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已经成为出创新性成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桎梏。这是中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拦路虎”之一,必须及早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