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上海市的社会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广大市民在基本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文化和教育等精神生活领域方面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推动着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生产门类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对正在着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上海来说,发展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已水到渠成地成为上海市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上海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所给予的关注与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知识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成熟与升华,发展上海市社会先进文化的经济驱动力和所不断产生的可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社会各方面所瞩目。文化产业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被经济界和文化教育界视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巨大推动力。
从国际环境看,今天的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全面交融。文化的科技化和科技的文化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上海为例,文化消费在市民的生活消费上占有的比重已经较为可观,各类文化产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能量,文化竞争力已成为上海与国内和世界各大城市竞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产业自身还具有有别于其他产业的优越性,诸如:文化产业很少环境污染,文化产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文化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具有广阔而光明、令人乐观和鼓舞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创上海市的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生产力强劲发展的广阔天地。而上海市的50多所高校在上海市社会文化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无疑已担当起并将更加出色地担当起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答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应是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一所大学得以不断向前推进的新兴的理念和实践,是整个社会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创造性人才,这正是大学所应理所当然承担起的使命所在。无疑,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要努力探索和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
综观经济全球化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发展的民族化、本土化倾向。各个国家和民族都不遗余力地寻找自身的发展优势,以期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示自己,而文化产业正是一个国家及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个性在文化市场上的表现,带有极为强烈和鲜明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产业是特色产业,是朝阳产业,它往往是在国家独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加以发展的。
在当前,上海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面临着大好的机遇,但也遇到新的挑战。以上海地区的各所高校对发展社会文化产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为例,尽管高校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极为丰富和相当显著,但文化资源的社会转化率却远未达到本应达到或能够达到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在这方面实在是大有文章可做。否则,是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的。文化产业,作为以市场运作方式来实现文化价值的产业,关键在于把文化产业市场化,让市场对相应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天,上海市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良好趋势。我们已充分地认识到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深远战略意义。
高等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它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创新知识文化、服务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的发展与上海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本市各高校的建设已进入成熟期。依靠市委市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本市高校办学空间得以拓展,这为高校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人才和学科优势,成为城市知识创新和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之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本市高校布局的调整,促进了高校走出半封闭的“象牙塔”,把城区、社区、校区和园区结合起来,成为城市腾飞的强有力“发动机”和“推进器”。
上海高校应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高校应打破体制“围墙”,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知识原创性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近年来通过举办独立学院、组建和优化校办产业集团以及筹备建立教育集团和出版集团等一系列举措,主动地参与社会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势头。同时,在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与资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培养各类人才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强有力支持和好评。高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可谓与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发展实现了对接。高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全力支持和服务于上海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以不断加大对上海社会发展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