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8日讯 2009年浙江省高考将实行重大变革,具体方案将于近日出台。此前教育部早已出台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实施新高考。浙江高考为什么要改?将会怎么改?记者昨天采访了杭城几位参与座谈或一直关注改革的重高校长,请他们为今年的高二学生,也就是明年面临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吹吹风”。
新课程来了,高考必须得改
杭七中校长楼平说,新课程的推行使得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程的标志之一就是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而此前我们100个学生、1000个学生,高考只有两个选择,文科或理科。”在新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上高二了,这使得高考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回到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上。”而此前,浙江已在高中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用技术课程等。
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进行实验,2007年,4省区也率先实施了高考改革,新高考方案各不相同。
其次,高考的另一目的仍然是为一个老生重谈的问题:减负。通过选择性的课程、选择性的考试,让学生减轻负担。
核心课程不变,要求高低各不同
目前浙江省的高考实行“3+X”的模式,“X”指文科小综合或理科小综合。
据杭四中副校长王建民预计,新高考核心课程应该不会变,高中主课程总共只有这些: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在这些课程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肯定是必考的。
参考在已经实行新高考的几个省区,广东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方案,“X”指文科综合(含政史地)或理科综合(含物化生),“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这其中第一个“3”都是指语文、数学、外语。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中,共有三个录取依据:一是所有考生都考语文、数学、外语。二是学生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应用技术这七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三是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不过录取中占主导作用的还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高考成绩。
浙江将实行什么方案?据王校长透露,“选择权”是高考改革的主方向,这也正是新课改的精神。浙江可能实行“模块式”的方案,读一本、二本、高职等不同大专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不同的模块学习,另外,在具体课程上,学生可能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对学校教学秩序是个大考验
然而“自主”与“自由”仅一线之隔。不少校长忧虑,“自主选择”对学校传统的教学秩序是一大挑战。
楼平担心,在自主选择权指导下的新高考必然会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权,到时候一些普通中学的师资、教室很可能跟不上,无力开设全部选修课程。
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说:“如果新高考设置的自选科目很多,未必每个中学都能全部开全,那么究竟选择开设哪几门课程?”在率先于浙江实行新高考的某地区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该地区实行3+X模式,有的学校为走捷径,从高一开始就指定某些学生必须学哪个“X”,增强应试性。不料当年化学考试特别难,生物考试很容易,在同样的总分下,选化学的学生家长就认为不公平。
有校长顾虑如果新高考选择减少考试科目的方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选择尽量符合新高考的初衷?“比如有些地区减少高考考试科目,可最后也并没有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因为很多考生都选自己学得比较好的科目,使有些科目考试人数相对集中,并且形成‘硬碰硬’的局面,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考生的心理压力也更大。”
王建民甚至担心,高校的招生也可能会对高中生的选课造成影响。“比如领军的高校在录取学生时如果明显地偏向某几门课程,那就很可能在下一年的高中选课中造成一窝蜂的局面。”
这些都是需要应对的问题。据悉,目前杭城各大高中正密切关注高考新方案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