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出国留学 > 留学动态

改革开放30年留学的历史定位:划时代的留学大潮(3)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6-17文章来源:神州学人作者:未知


  1978年的改革开放,拉开了第三次留学潮的序幕。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中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邓小平的指示吹响了青年学生走向世界的号角,迎来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留学大潮。经过30年的曲折发展,中国有120多万人到国外留学,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留学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连接世界的生机勃勃的方面军。如果从中国留学史的视角去观察,这次留学潮不仅大大超越了前两次留学热潮,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其一、拓宽留学渠道,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发展留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财力支持和人力保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利用各种财源筹集留学经费,同时制定多种政策法规,激发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积极性,为留学教育的持续高涨打下良好的根基。在国家公派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各部、各省、各个基金会、民间社团、大专院校以及国外的留学基金等都加以利用,采取一切办法,广派留学生。尤其是1980年代之后,允许自费出国留学,大大激发了全社会支持留学教育的积极性,使留学由单纯的教育行为转化成一种社会行为。随着1990年前后自费留学教育的不断成熟和规范,自费留学大军直线上升,成为30年留学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东借西凑,千方百计送子女出国留学,这在客观上弥补了国家扩大留学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晚清和民国,也有一些自费留学生,但和改革开放后的自费留学生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其二、留学牵动千家万户,国人的留学意识空前提高。在改革开放之前,对绝大多数民众来讲,出国留学是不可思议和十分遥远的事情,更谈不上对国家留学政策的关心。但近30年,谈论留学,想办法让子女到国外留学,则变为街谈巷议,成为日常生活中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是中国人渴望走向世界和留学意识高涨的显著标志。从考托福(TOEFL)和“GRE”那长长的队伍里可以感受到出国留学的火热。自从美国1981年在中国举办托福考试,参考的人数直线上升。以北京为例,1981年首次考试为285人,1985年即上升为8000人,1986年达18000人。1989年全国的考生有4万多人。到了90年代,为了报名,常常要通宵排队,但仍有未如愿者。而托福和“GRE”的成绩则越考越高,北京新东方学校的补习班则越办越火。日益高涨的出国留学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三、全方位的社会影响。30年的留学潮由于时间长,人数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即重大而持久。众多的留学生走向世界,无形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入。而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也自然将世界文化介绍到国内,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和准确。留学生真正成了中国和世界联结的纽带。大批留学生的学成回国,迅速成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生力军,在各行各业散发出勃勃生机。活跃在各地的留学生创业园,集先进的技术、管理、资金、产品、物流于一体,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化的建设。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园区,归国留学生是核心。各大专院校的归国留学生,则是难得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一些新兴学科和先进的实验室,多数由留学生主持,而长江学者和特聘教授当中,归国留学生占八九成。科技战线归国留学生几乎起主导作用。以国家重要的“863计划”为例,首席科学家和主要的领导者有七成为留学生。1996年在“863”十周年成果汇报会上,信息技术领域的主题专家组组长周炳琨明确指出:“光电子主题组前后参加者700多人,分布全国各地,大多数课题负责人或骨干是留学归国人员。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如DFB激光器、量子阱激光器等,其主要完成者几乎全是留学回国人员。”在近些年两院院士的增选中,有留学经历者高达90%以上。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波及到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经济、法律、金融、通讯、交通、社会等许多领域,可以说是全方位和划时代的。(李喜所)

标签:留学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