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位老人,在30年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将出国留学的大门再次开启。
一架飞机,在30年前的那一天冲上蓝天,搭载50位赴美读书的年轻人去实现他们的梦想,揭开了中国留学史上新的一章。
走过30年,回首留学路,多年从事留学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原副主任、现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邵巍博士感慨万千,按时间顺序他对留学工作进行了梳理。
10年:留学生走出国门,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
国家发生大变革时,首先需要的是人才。30年前的中国百废待兴,在“文革”中受冲击最大的教育界、科技界,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与国外科技差距悬殊的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人才培养被提上日程。
在1978年后的10年间,政府的导向无疑是强势的,以公派生为主流的留学生被派向了当时世界上发达的美、英、日、德、法,还有加拿大、比利时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每年派出的数量为3000人。于是,让我们在后来的年代里看到了一批批以“精英”为标记的“海归”们。
虽然1981年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已经放开,托福考试也进入了中国,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手续办理的盲区,真正能够自费出去的人还不是很多。1985年,国家彻底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从此,中国向外留学的大门完全打开,很多人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20年:“海归”们走来了,现代化建设中他们大显身手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学生通过参加托福考试申请国外大学的出国留学“盛行”。许多学生靠个人的能力,赢取国外奖学金出国留学。当他们回国时,多数人选择了创业,不少人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成就。
1993年,国家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留学工作总方针,成为国家在第二个10年里推出的最重要的留学政策。1989年3月,旨在为“海归”们服务的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教育部、原人事部、科技部开始表彰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设立各种项目吸引留学生,如科学院“百人计划”、人事部“百千万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等,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应运而生,实现了出国留学与回国发展的有效对接。
30年:中国实力增强了,我们有能力吸引更多留学生
进入到第三个10年的显著特点,是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到第三个10年末,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21.17万人。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10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0%以上。
政府加强了对自费留学的监管,在1999年出台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政策,合法的留学中介为留学人员提供帮助指导,这是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到90%以上的重要条件。2003年以后,教育部成立了教育涉外监管处,开通了教育涉外监管网,公布国外院校名单。
留学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联,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相关联。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来华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的学历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国力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感悟30年
回首留学30年你会发现,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和行为,它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相关联,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相关联,也与人的素质相关联。
在这30年的历程中,中国的发展逐渐融入到国际运行的轨道上,特别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30年的变化,有一个本质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出国留学的人数在扩大,来华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的含义是,中国的学历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国力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有中国学生的留学国家达到109个,同样也有100多个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我们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使得外国的学生愿意到中国来学习,开始形成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互动的局面。来华留学生的增加,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人才的流动开始转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