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山东: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解析(地理)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1-06-09  文章来源:山东省教育考试院  作者:未知

  把传承和创新发扬光大

  ——评2011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011年的山东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景,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显现出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

  1.传承与变化的交融,稳定中蕴含创新

  2011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汲取多年高考命题改革的经验,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稳中求新,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新思路;它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信息展示平台,选取的命题素材均来自教科书之外的地理著作,注重运用“新情景、新材料”来创设地理“新”问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却又都落脚到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上,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命题求稳的思想体现在:一是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不偏不怪,强调能力立意;二是试卷结构保持不变,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难度与往年相当,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三是试题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不回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是整份试卷仍然注意到了由易到难的排序和布局,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落实了考纲并体现人文关怀。命题求变的思想体现在:一是考核内容注重挖掘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如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理念的应用和体现,对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要求有所提高;二是新情景的创设注重体验和实践性,如学科内综合题第26题,以地理野外实习的综合考察为呈现方式,突显了地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真谛。三是今年的学科间综合试题第29题,体现出的文科高度综合倾向。试题围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汉阳铁厂的兴衰进行设题,从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角度考查汉阳铁厂的区位选择、衰落的历史、地理原因以及汉阳铁厂原址的功能转变,在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将考生所学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学科知识交融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学科间综合,为今年山东文综高考试题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2.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考查学科核心知识

  命题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学科“地”与“理”、自然与人文的比重和关系,主要选取了“时区计算、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光照图”“地壳物质循环、地质过程中的内外力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河流、洋流、植被等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工业区位选择”“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的分析和评价、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条件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地貌景观与国土整治措施”等地理学科主体内容来设计题目,以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的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为考核目标,在提供信息和问题设计中表达与渗透地理学思想和价值观。

  3.根植于区域性和综合性,强化地理学科本质特征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各个地区,其地理特征是各不相同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体现出了一个区域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两个最基本的本质特征。

  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最好结合点,也是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重大问题、展示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的最好平台,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如学科内综合题第26题的(1)、(2)、(3)小题,考查的是美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与水文等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着力体现对区域自然地理事物综合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区域地理分异规律的考查;第(4)小题通过对加利福尼亚谷地和大盆地两地区的对比,分析两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差异,进而分别提出两地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类型,忠实、科学地体现和强化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另外,选择题第2题、第6题,学科间综合题第29题、选做题第30题、31题、32题等,也都较好的体现了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本质特征。

  4.重视探究和体验,突显地理学习的实践价值

  通过区域自然地理现象的实地观察来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地域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区域人地关系,是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开展区域性的综合地理实习活动则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当中,也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这两者的不谋而合,说明地理学习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环节。今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的第26题,以地理野外综合考察实习的形式和内容为设题线索,通过实习线路将沿途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贯穿起来;试题的创设依据实际实习过程分为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两个情景阶段,而且在不同情境下的设问都具有一定的现场感和其合理性;在“野外考察”阶段多设计的是较为直观、单一方面的问题,试题从实习者最容易体验到的气温特征开始设题,到内华达山脉也是从感性的山地地形切入,到了大盆地地区,其景观和大盐湖的直观景象遂成为设问的落脚点;实习情景的逼真性,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在“室内分析”阶段,设问则转化为抽象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整道试题,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从地理要素特征的空间变化到时间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整体性认知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地理野外调查实习中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考查,评价考生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让考生在具有体验性的地理实习中,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

  5.坚持图表等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除文字表述外,地理学还有表格、地图等众多表达呈现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表象特征。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则继续传承了这一特点。首先,图表数量、类型众多。试题在建构与情境设计上,均采用各种原创性的图表为信息载体,全卷共有9幅图、表,其中图像包括区域图、统计图、示意图、等值线分布图和景观图等,而且在图像内容、类型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如:选择题第2~3题组,将地貌景观图与地质剖面示意图有机地融合形成一幅图来承载两道试题的信息;选择题第7~8题组的我国东部地区两个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第26题的某实习小组对美国西部考察的路线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相关信息图的呈现等等,都是今年高考试题图表方面的亮点。丰富多彩、不同呈现形式的地理图表,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数量关系和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多渠道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凸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其次,“无图考图”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也有充分体现。很多试题的信息虽然只以文字或表格形式呈现,但在分析与解答问题时常常题不离“图”,常需要通过阅读文字表格获取信息后,再把所得信息呈现在脑中的“地图”上,进而得出地理特征。如:第26题第(3)小题,考生答题时,头脑中若有一幅水循环的模式图,就能较容易的从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各环节找到应答题目的角度;选择题第2题,以亚洲四个国家的水稻种植业发展为切入点,以表格形式给出了中国、印度、日本、泰国四国水稻收获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等信息,让考生从中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试题虽然没有出现图像,但考生如果“脑中有图”将会对正确解答题目大有帮助。第三,寓动态信息于图表之中。如选择题第7~8题组,选用三个年份、两个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将两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和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能力。

  6.关注社会性和时代性,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文字、图表等背景材料大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问题,通过试题设计,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规律和思维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学以致用,体现了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选择题第1~2题组考查亚洲粮食生产,关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选择题第3题围绕北方山区国土整治的基本措施,关注我国北方山地丘陵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选择题第5~6题组考查南非周边地区的地理事物,关注的是南非这一新的“金砖国家”;选择题第7~8题组考查我国两个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进程,关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问题;第29题是学科间综合试题,考查主题是“汉阳铁厂兴衰见证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隐含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等。对这些现实问题和热点区域的关注,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爱国情怀和全球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总之,201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的总体特点可以归纳为“图表载体,能力覆盖,知识抽样,方法支撑,思维渗透”,能极大促进高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地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

标签:山东   2011年   普通   高校   招生   考试   试题   解析   地理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