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河北工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电子信息材料”“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成功获批,并计划于今年启动招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响应国家和河北省关于数字人才培育的迫切需求与政策导向,聚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践场景亟须探索和开发的现实需求,培养具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该专业秉承“工学并举”办学特色,重点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数字河北建设中的数据赋能需求,针对工业领域和商务领域的应用场景,瞄准前端市场需求多样化与后端工业协作集成化决策需求,构建“工业+商务”集成领域特色,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大数据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对现代管理业务问题进行数据建模、智能分析和管理决策的能力。
该专业设置“智慧决策”和“智慧商务”培养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数字企业如智能制造、物流等,数字社会如金融、医疗、教育等,数字政府如数据局、政务服务等领域,从事大数据治理、管理与应用工作,也可以面向未来产业从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创新研究工作。
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聚焦新型半导体材料、光子与电磁材料、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材料学科及相关研发领域,是京津冀地区首批经教育部备案的电子信息材料特设专业。该专业秉承“工学并举”办学特色,依托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构建“本-硕-博-博士后”全链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与优质教学团队资源,致力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兼具深厚人文素养、扎实理论基础、跨学科视野与卓越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毕业后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能够深度参与高端半导体器件、新一代通信技术、信息存储系统、人工智能芯片等国家重大战略产业的前沿领域,胜任电子信息材料设计与关键技术工艺的研发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6G通信、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的人才需求,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专业面向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该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综合优势,建设有河北省先进激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电子材料与器件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专业采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京津冀地区多家光电领域重点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完善的实训体系,拓宽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渠道。教学团队由多位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领衔,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保障了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持续的人才输出能力。
该专业与学校现有电子信息类优势专业协同发展,突出“先进激光技术”“太赫兹技术”两大特色方向,注重系统思维、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协同培养,致力于打造适应新兴技术变革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可在光电、通信、电子、材料、国防等多个关键行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河北工业大学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育新兴交叉专业,前瞻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质人才,提升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实现专业提质育新;聚焦区域产业变革,汇聚“校政行企研”多元主体合力,拓维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快推进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配度,实现专业转型升级;围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聚焦专业数智升级,重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下一步,河北工业大学将深入实施专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急需,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的良性竞争与协同发展;面向京津冀主导产业,构建新兴专业群,形成跨学科融合、多专业交叉、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深化“工工交叉、工理结合、工医融合、工文渗透”的专业生态体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河工力量。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