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要让创新理念成为一种民族精神: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6-06-08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未知

   顾海良代表执掌百年高校———武汉大学是在2000年四校合并之时。据说,这位精通哲学和经济学的学者,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对武汉大学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读懂了武汉大学之后,顾海良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改良和创新。

  顾海良认为,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政府的基础;二要建立一些在创新过程中对国家有影响的创新学科;三是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和传播,让创新理念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民族追求。这种人文的理念应该产生在高等院校里。三者合一,形成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独特作用。

  顾海良补充说:“高校的教育创新在国家整个创新体系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高校,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和平台是前沿专业学科,因此高校是开拓和承载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全社会创新精神的思想宝库和动力之源。正因为如此,我深感高校责任重大。”

  “武汉大学历史悠久,但又不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所以武汉大学要成为创新型大学,就首先要为湖北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服务。我有一句名言:‘只有湖北的,才是中国的,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这也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学首先要做的事情。假如‘硅谷’里的大学,不首先为‘硅谷’服务,不在‘硅谷’里进行创新教学和科研活动,就不会有世界上著名的‘硅谷’,所以武汉大学瞄准了湖北的技术和武汉的需求,同时我们还要打造领先社会的有重大影响的强势学科,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那么,武汉大学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呢?顾海良说,武大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教师队伍3三个环节上进行了探索。

  他强调说,通过现在的高考方式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温总理报告中也提到要改变培养选拨人才的方式,他建议除了正常考试之外应该设一个由教授专家组成的委员会,通过面试、对话等方式选拨人才。目前,武汉大学在研究生选拔上进行了试点,口试、面试的比例在加大,让老师面对面地选拨真正的创新人才,而不是再以高分作唯一依据。

  在本科生招生方面,武汉大学已迈出了第一步,该校每年有3%%-4%%的提前招生名额,也就是240人左右。武汉大学为此专门在元旦前后利用假期针对高三学生举办一个冬令营,3天时间,派出80多位老师,与600名学生广泛接触、交流,让他们自由写一些文章,从中确定要选拔的目标,之后在高考中只要这些学生达到了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武大就可以录取。经过对第一届学生跟踪发现效果不错,他们的共同表现是不按部就班,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强,毫不逊色于高分同学,可以作为创新人才的苗子。武大计划要扩大到10%%或者20%%,但还需要得到教育部的支持。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方面,武汉大学不仅起步早而且相当灵活,例如武大人文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自由听取所有文史类的专业课,无疑,创新的理念和种子将在这种多学科融合的学习中萌芽。

  此外,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顾海良强调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队伍,要培养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这在几任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首次提出。杰出的教育家应该就是创新的教育家,要实施创新理念的教育教学规划。武汉大学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采取公布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的模式,今年定岗的70多名教师有1/3是海外。”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大张旗鼓地扩招,而武汉大学逆势而行、不扩反降,该校的本科年招生人数已从合校之初的12000人下降到7500人。不重数量重质量,在武汉大学的特立独行中我们看到了创新无处不在。(本报记者李丽云北京3月12日电)

标签:访谈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