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人访谈

周满生: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7-07-31文章来源:科学时报作者:未知

 周满生: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参与过国家许多宏观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起草和制定。

  ●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传统不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也有所不同。
 
  ●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体制,迫切需要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创新。
 
  ●中国的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必须缔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从根本改变代代相传的“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我国高等学校迈入了“大众化”的门槛,但有些理念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诸如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关键性问题方面的进程显得滞后。当然,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标准,一定要注重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治理有效结合起来。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存在增长空间
 
  近年来,教育创新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从人才培养的规模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002年~2003年度数据的130个国家(地区)统计,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31.3%,我国即便以2005年21%的数值计算,也仅排在第80位上下,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我国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6.5%左右,近期能够改善的也只是新增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而人才存量与中等以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还有显著差距,与发达国家在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相比,更是落后甚远。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国际排位并不算高,尚存在增长的空间。
 
  竞争是长期的,而竞争的关键莫过于人才的竞争。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来自大学学者,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大学工作。
 
  知识经济一旦成为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发展依托资源类型的重大变化,从自然资源转向更加倚重人力资源,由于大学在国家创新中具有的关键地位,从“硬实力”竞争转向兼顾“软实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在抢占世界学术高地方面明显加快了步伐。
 
  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高水平大学。2005年世界大学200强中美国有54所,前10强中美国有7所。
 
  德国政府2005年启动了“精英大学”计划,遴选出10所大学进行重点建设。
 
  俄罗斯也于2006年3月启动创新型大学申报和竞争评选工作,计划对30所一流大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各国都在制定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新世纪的教育发展,如:美国的《2002~2007年战略规划》(2001),《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2002);俄罗斯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2001);韩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法》(2002)等等,都力图通过加快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抢占制高点。
 
  印度的发展前景
 
  中国目前有2300万学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学习系统。印度虽然暂时落后,但未来若干年后,由于人口增长和其“民主制度”的推进,印度的高等教育就学人数将超过中国和美国。
 
  印度人才发展主要有这样一些优势:25岁以下人口超过5亿,预期2050年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在未来5年内世界新增劳动力总数中将占到23%;印度目前对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才和有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供给;其世界最大民主体制将迫使它回应越来越多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印度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性高。
 
  当然,印度人才发展也有很多制约因素:高教发展很不平衡,高质量人才培养密集于少量精英学校,80%的工程学博士由20所顶尖大学授予,65%的科学博士由30所授予,每年培养博士生不到7000人。
 
  从发展前景看,印度的教育发展已似离弦之箭,不可逆转。中国和印度等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导致其国内中产阶层家庭的数量激增,对于私营机构服务的需求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从其发展途径看,西方学者约翰·丹尼尔的观点很耐人寻味。他提出私利、营利性教育在中国和印度比美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公立部门无法支付必需的投资;远程教育进行更大规模、更大数量的招生,中、印两国正在这样做,大量引入远程跨境教育,特别是印度,由于采用英文教学,未来20年内更可能是跨境教育的主要引入者。
 
  为了应对高质量教育机构的不足,印度高教系统正在大力吸引国内和外国私立部门参与和资助高等教育。2006年11月,印度政府发表文件,允许外资直接投入高等教育,外国大学可以在印度建立学校。印度和中国为了达到50%的毛入学率,必然会产生投入成本和质量、效益的矛盾。
 
  欧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博洛尼亚进程,是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代名词,其旨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共同致力于到2010年实现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这个进程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进程,起自1997年4月里斯本公约,然后是1998年5月《索邦宣言》和1999年6月《博洛尼亚宣言》。
 
  《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实行高等教育的两级制:学士和硕士。学士学制3~4年,硕士1~2年,承认学士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完整的高等教育;实行统一的学分制;鼓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为他们的流动创造条件;加强在质量监督领域与欧洲的合作,以便制定出可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在欧洲,高校基本实行学分制度,并设转学学分制度,这涵盖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并且,在非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可获得学分,这包含所有欧盟国家及平级非欧盟国家。此举旨在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使课程结构多样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以构建通用性与灵活性并存的高等教育学制框架。
 
  欧洲各国实行统一的学制。其参考框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建议学制可分为4个等级:准学位级、第一学位级、硕士级、博士级。各国教育当局根据参考框架,确定恰当的体制改革方案,保证政府的权威和高等学校的自治。
 
  欧盟还建立质量监管认证体系,强调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可调统一的标准与程序(外部评估与质量监管机构)、以学科或专业作为评估基础、以产出而不是投入做标准、基于欧洲标准做质量分类,不受各国自己标准的影响。
 
  《博洛尼亚宣言》发布后,欧洲各成员国每两年要开一次会议讨论进展情况。每次会议都有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扎实地推动欧盟各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如2007年5月的伦敦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实施ENQA制定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准则,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参考性国家准则,包括博士级别学位在内的双学位的颁发和互认,在高等教育领域创建灵活的培训机会。
 
  美国的教育改革
 
  200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及两院下属的医学研究所发表了联合报告《迎接风暴: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美好未来》(简称《迎接风暴》),在美国政界、教育界与科学界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
 
  《迎接风暴》实际上是21世纪美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报告。该报告提出4项重大政策建议:美国政府应当在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政策方面采取行动。
 
  美国21世纪委员会相信,如果实施《迎接风暴》报告建议的话,将能够帮助美国在21世纪实现繁荣。该报告突出强化了以下特点:直面竞争危机;瞄准中国等国;反思教育问题。
 
  《迎接风暴》称,美国面临几个领域挑战:基础教育阶段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本科生对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兴趣有限;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严重减少;科学与工程教育在某些情况下使学生不能充分作好在大学以外工作的准备。
 
  《迎接风暴》还提出四大政策建议:每年吸引1万名最聪明的学生担任基础教育科学和数学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可影响1000万名学生;培训25万名教师,提高科学和数学教学水平;国家重点支持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研究,播撒创新的种子;吸引国内外最好、最聪明的人才接受科学与工程教育;营造激励创新和投资创新的宽松环境。
 
  2006年6月26日,美国教育部未来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从高校入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创新、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问责体系4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详细的改善和提高的建议。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扩大招生入学,保证合格就学;提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教育创新;建立完善的中学后教育问责体系。
 
  报告中称,政府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加强资助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确保教育成功率。全面改革学生资助体系,扩大学生入学,确保可能因资金问题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入校学习;提高学生保持率和毕业率,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完成学业,保证那些因费用问题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顺利毕业。消减学生债务压力。
 
  报告中建议,高等教育机构要提高“产出能力”。可在高中阶段,让合格的学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如大学预科课程制度、早期入学选拔制度、早期大学网络课程。各类高校尤其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数学素养。为满足乡村、成人以及劳动力发展的教育需求,应加大远程教学的利用和支持力度。
 
  《报告》还建议,教育部部长带头创建一个“部长计划”,鼓励建立一个设计合理、简明实用的数字知识传输系统。此系统能让各教育机构间易于转移学分,消除学分转移障碍和其他影响终身学习成果互认的阻碍。学生不仅能获得学位证明,并能获得某一技能的证书。
 
  该报告草案当年9月发表后,立即引起美教育界,特别是高教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11月16日,美国未来创新委员会发表第二份报告,《对现状的估计:创新、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力》。这份报告列举美国创新优势受到削弱、值得引起警觉的一系列主要指标,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国在知识创新、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变化。如亚洲国家培养科学与工程博士人数快速增长,已经超过美国(美国10多年来基本没有增长)。在世界上每年授予的11.4万博士学位中,8.9万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大学授予的;从2000年以来,在美国研究生院学习工程、物理、计算机和数学科学的外国研究生人数超过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数。过于依赖外国人才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因此报告建议必须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学科。
 
  报告称,美国正在经历逆向脑力流失。越来越多的外国出生的专业人才(印度、中国等)返回他们的祖国。在美国和欧洲对数家企业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在235个最近计划要建立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中,其中48个位于美国,55个在中国,18个在印度。1990年,中国和印度占美国以外国家研究开发机构数量的3.4%,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13.9%。到2007年,中国和印度开发人员将占到全世界研究开发人员的31%,而2004年这一数字是19%。
 
  从上述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有强烈的危机感,力图以危机凝聚共识。美国是很善于发现危机、正视危机和利用危机的。制造危机,应对挑战,是美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联邦控制力度、形成和凝聚国家意识的常用手段,这已成为美国实施战略管理的成功经验之一。
 
  此外,美国历史上重视基础研究,美国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仍具有强大实力,在创新与竞争力方面仍具有巨大优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性大学和基础研究能力,仍然处于世界顶尖地位。
 
  应该说,中美两国在教育,尤其基础教育各有优劣。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国基础教育体制必定存在着很多不同。中国几千年来形成尊师重教、学生刻苦学习的特有的社会氛围,而美国始终倡导教育民主、平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形成了特有的宽松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中美两国教育体制不可能绝对融通,只能在深刻了解对方的基础上,相对地吸取对方的长处。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中国要完成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缔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从根本改变代代相传的“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路径不同
 
  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传统不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也有所不同。
 
  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公立高校,私立学校只占极小的比重。因此欧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也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而实现的。
 
  美国属于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混合型的体制,但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来实现的。
 
  亚洲的日本、韩国高等教育75%~80%是私立的,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少数精英大学。其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来实现的。
 
  分析这些国外高校,可以发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问题,许多国家没有解决好大众化与社会需求问题,存在“高教育低就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经费投入问题,一方面各国高教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能力却不断下降;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矛盾,高等学校常常被西方政治家讥讽为“高投入低效益的机构”。
 
  但是,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显然不适合用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
 
  我国在整合教育资源过程中和大学扩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超大规模的学校,例如全日制学生达到5万~6万,教职工达到1万,数量发展和质量提升形成矛盾。许多大学追求大而全,拼命上新专业,导致大学本来有限的资源进一步稀缺。高校教师的数量和整体素质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此外,在体制和观念上,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既有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也有来自学校的。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的拉动,因此行政色彩较浓,学校内部的驱动力不足,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仍自觉不自觉地过多地运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力量,法人治理制度没有建立。
 
  纵观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主要有“大学日益向行政机关靠拢,失去了昔日学术殿堂的功能”、“大学忙于盖楼房而疏于学科建设,高校发展模式雷同,大师难寻”、“急功近利主导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重科研轻教学,浮躁风比比皆是”、“大学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大学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人才实用化、片面化”、“‘作假、抄袭,师生一气,互搭便车’体现整体道德问题”、“不少大学校长缺乏教育理念,缺乏教育家精神”等等,这些批评是很切中要害的,值得我们认真去反思。
 
  我国高等学校迈入了“大众化”的门槛,但有些理念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诸如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关键性问题方面的进程显得滞后。当然,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标准,一定要注重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体制,迫切需要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创新。
 
  在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冲击之下,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也必然是多样性多层次的,并在持续变革之中。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保持以综合学科专业为本位,以传承文化和创新科学为己任,“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部分高等学校,应当营造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与职业岗位群需求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两年制的高等职业学校,则应当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
 
  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我国应更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牢固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继续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到2007年建设好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继续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继续做好各种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严格教育教学秩序。以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为重要抓手,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及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注重质量、注重教学、从严治教,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标签:访谈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