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产学研结合:中国高校发展新趋势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7-08-07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未知

  进入21世纪,中国高校一个最新动向令人瞩目:众多名牌大学纷纷把学校发展的重要棋子投向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这枚重要棋子叫做“产学研结合”———

  167所高校抢滩广东

  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汕头等许多最具经济活力的地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大批正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高校,正在这里开展四种类型的战略合作:

  一是在强势产业和优势领域内组建战略联盟。目前已组建了数字电视、下一代通讯、精密制造、清洁生产等13个战略联盟;二是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平台。目前已联合建立了20多家研究院、研发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分支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三是与省内的专业镇进行对接。目前仅教育部所属高校就与广东100多个专业镇进行了对接;四是建设省部合作的示范市(区)、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启动建设45个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省内或省外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院校也先后进入广东企业和行业,在不同层面、不同深度、不同广度上展开合作,为广东经济建设提供社会服务。

  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合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产学研结合。

  最新资料显示,2006年,参与广东省内各类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有167所,其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多达72所。

  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已经多年,但明确提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这样的高度,却是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提出的。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目前,在一个省,由科技部、教育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一起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试验,广东是第一家。”

  此间舆论分析认为,广东产学研结合的最大亮点,是高校注重整合优质资源,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与社会服务。省部产学研结合有组织机构、有长期规划、有专项资金、有政策扶持,已经赋予了我国和广东产学研结合全新的内涵,初步建立了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和发展机制,为我国深化产学研合作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变化一:重新估价“社会服务”

  167所高校抢滩广东,动力何在?动因何求?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广东再靠人力资源的增加来提高GDP不行了,现在的出路是科技创新。社会需求是强大的牵引,于是就把高校吸引到这里来了。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邹寿彬说,一所学校只有为企业服务,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更好更完美地体现其价值。我们把产学研结合当成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

  深圳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唐新发说,产学研结合把企业积极性激发出来了。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没有这个平台,他连大学的门怎么进都不知道。你大学需要钱,光知道找国家要,为什么不找企业要啊?!

  办学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瓶颈,很多高校都曾把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主意打在“社会服务”上。现在好了,企业说:我有钱,缺技术;你有技术,但缺钱。你为什么不眼睛向下,走到我们企业中来合作,共同发展呢?

  但是且慢!这种合作的钱怎么拿,又怎么花,可要仔细斟酌。对此,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有一段精辟描述,生动揭示了高校对社会服务认识的转变过程。

  他说,学校曾经把社会合作作为解决经费不足的办法之一。最初的形式是在外面办班,因为规模小,成本高,办班并不能解决经费问题。但却有一个意外发现:原来学校可以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做更多的事情!于是通过人才回炉的方式,为企业和地方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提高人才素质,适应社会需求。这对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方式很有启发。

  后来搞产学研结合,学校一开始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办学经费问题。但实际情况是:虽然企业提供了一定经费,部分解决了相关院系的技术装备问题以及教学科研中一些实际问题,加快了某些和社会结合较好的学科的发展,但学校并没有什么收益,这也不是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主要办法。

  “但产学研结合使高校有了一个更大的发现:这种合作对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85工程、211工程的支持非常有帮助!”顾海良说,“于是学校摆脱了赚钱的念头,不再对老师提更多的要求,转而支持他们去争取国家项目。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了解了技术前沿问题,争取国家项目也更容易得手。在合作过程中,老师教学科研的思路转变了,也收获了对学生的培养。原来,武汉大学的科研经费一年不到1个亿,经过4—5年产学研结合,现在一年达到了4.6亿。”

  “大功率不间断电源”是广东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案例之一。该专利日前获得2007年广东专利金奖。拥有这一专利的广东志诚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志文说,志诚冠军1992年成立,以30万元资金起家。一开始搞来料加工,给香港的小公司做暖气片、矽钢片。2000年,公司自主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40kVA—120kVA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为进军这一产业奠定了基础。但如果要提高市场份额,必须进一步开发功率更大的产品,企业遇到了新的技术门槛。

  2001年3月,志诚冠军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电源研究院”,共同研发功率更大的不间断电源,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不间断电源的单台功率从120kVA提高到320kVA,通过并联创造了国产大功率不间断电源功率达到1500kVA的奇迹。过去我国的这项技术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0年。经过5年合作,现在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了。

  近5年来,该公司依靠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作为主导产品,销售业绩每年以40%以上的增幅攀升,不间断电源和蓄电池双双成为“产品质量国家免检”。2001年该公司只有7300万元产值,250万元利润;到2006年,公司净利润达到2736万元,出口1225万美元。

  周志文感慨地说,我们是花了小钱,拿到了可观的大项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然后回报企业和社会。如果不搞产学研结合,核心技术我们一辈子也搞不出来!

  与至成冠军合作的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玉良说,该校与广东省的合作项目达1000余项,经费总额3亿元,申报的省部结合项目32项,涉及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

  变化二:把论文写在改革前沿

  6月25日,在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题为《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讲话中说,“我们要有更多的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地上、写在车间里的论文,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村、企业和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

  据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介绍,该校学生在深圳实习后撰写论文发生了两大变化。

  一是选题更加切合社会需求。过去金融学大多研究国外的金融制度、金融思想、金融发展以及体制机制情况,虽有学术价值,但却很少联系中国实际。该校在职博士生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根据我国在深圳率先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对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这在学术上风险很大,但却很有现实意义。

  二是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发生变化。以前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献到文献,学生老师都是如此。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师生们了解、理解了正在发生的事情,找到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把论文写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他们更多地通过调研采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广东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咨询性意见。

  北京科技大学与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堪称“把论文写在车间里”的典范。通过合作,广钢集团已跃居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板生产企业,产品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近二分之一,全世界市场份额的近三分之一,集装箱板的开发成功及产业化为企业创造了8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说,高水平的产学研结合,关键要把握“内部整合”和“外部结合”两个方面。“外部结合”是要真正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双方的结合点;“内部整合”是要调整高校的科研体系以创新产学研科技合作模式,实现“三个转变”。

  他说,第一个转变是转变服务理念。从以满足企业技术改进为主体的被动服务向引领行业前沿的主动服务转变,以战略眼光研究行业科技创新长远发展,在分析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基础上,先于企业开展前沿和原创性研究,从而在某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引领行业发展前沿。

  第二个转变是转变科研组织形式。从以教授个体为主体的科研体系转变为以多学科、多学术团队为主体的科研合作体系,整合多学科优势和资源,实现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和经费来源的三个相对稳定。

  第三个转变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由校内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逐步向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方式转变。

  变化三:携手创新,合作共赢

  走进深圳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研究院,一块醒目的标牌昭示着该院理念:“天道酬勤,地道酬仁,人道酬诚”。院长唐新发说,办企业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不能对朋友不够意思。比如谈判吧,你把价钱压到最低,谈判你是赢了,但这不是最后的赢———你让你的合作伙伴没有钱挣了,人家心里不舒服,心理不平衡,这样的合作怎么能成功?所以你一定要替对方着想,想到对方的利益,这样的合作才能双赢。

  他举例说,东阳光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使高压化成箔产品占据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参与了国家标准制定,成为国内最大的化成箔、φ16以上大电容、亲水箔、铝板带箔加工生产基地;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使磁性材料生产工艺在两年内突飞猛进。

  “需求牵引,携手创新,合作共赢。”这是广东产学研结合喊得最响的口号,也是合作各方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邹寿彬在谈到和美的空调合作的时候说,我们观念相同,一见如故,一谈就谈拢了,成了好朋友。合作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就直接了当地说,立即解决。校企合作好像恋爱双方,政府做媒。合作有适合与否的问题,认识的问题,重视的问题等等。他说,要合作,就要把最好的设备、最好的人才投入进来。学校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走向市场,走向企业。电子科大人还讲,不能让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失望。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宁可自己吃亏、冒风险,也要把他人的事情办好的人。学校一定不能让企业浪费钱,浪费时间,这是天大的事。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杨海波博士评价说,两部一省联合推进产学研结合“正当其时”。早10年不行,晚10年也不行。早10年,高校还没有得到“211”、“985”的支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实力都还不行;广东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基础也还不够牢靠。如果晚了10年,就丧失了发展的战略机遇。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产学研结合是中国高校发展的一条新路。

  ■背景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广东全省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达3287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10.5亿元,企业投资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94.4%和41%。很多部属高校和广东的合作项目数量迅速增长。例如清华大学与广东的横向科技合作经费已接近每年1亿元;浙江大学与广东签订实施了100多个技术合同,技术合同交易金额超过3200万元;电子科技大学一年来已和广东省27家企业签订了32项合作项目,累计科技经费1557万元,还与东莞、珠海等市政府或企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超过3亿元。

标签:访谈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