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人访谈

重点大学校长评点自主招生 “自主选才”带来什么?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1-22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未知

  离2008年全国高考还有5个月时间,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却早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自2003年教育部在部分重点院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以来,5年多的时间里,自主招生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使一些高校“招到了真正想要的学生”,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议论。2008年,全国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已达68所,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那些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高中学子,有了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因此,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自主招生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人们热议的同时,大学校长们对这种“自主选才”的方式究竟怎么看?日前,3所实行自主招生的重点大学校长,对这项改革进行了评点。

  选拔人才不能“唯分数论”

    开辟多元化招生新途径

    自主招生的初衷,旨在打破“唯分数论”的人才评价观,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深有感触。他说,多年来,在高考录取这一环节上,公众已形成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人才评价观。这在体现公平的同时,也对高水平大学人才选拔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制约。

    杨卫表示,在小学、中学、大学构成的教育生态链中,高校人才选拔的价值取向对基础教育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如果仅以高考分数为录取标准,应试教育的风气会愈演愈烈。但“高分数不等于高素质”。只有在全社会建立有利于高素质者生存、发展的显性标杆,基础教育领域才能逐渐消除“唯分数论”的巨大影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输送高质量人才。在高校招生这一教育生态链的关节点上,高校应充分体现先进的人才培养价值观。自主招生制度的实行,为高校开辟了一条多元化招生新途径。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认为,如果不同层次、类别的大学用同样的标准选拔人才,容易造成中小学教育向应试教育倾斜。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对于人才选拔的标准、方式要加以探讨和改革。要避免让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校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选拔人才,使高考不再是唯一的“指挥棒”和“独木桥”。自主招生改革,有利于高校形成特色,使更多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说,自主招生是对现行高考体制的有益补充和探索,此举对于创新人才的及时发现和培养、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都有重要意义。

  “冲击波”延伸至中小学

    素质教育有了新“导向标”

    三位校长表示,自主招生不仅是一种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它带来的“冲击波”势必会影响到中小学。

    据杨卫介绍,近几年,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坚持了个性化、多元化招生的理念,对引导中学重视学生素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经南举了一个通过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进校的学生例子。该校大三学生丁怡,高中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电脑怪才”。2005年,他获得武大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当年武大录取线高出湖北省重点线46分,丁怡仅高出这一重点线两分,但仍然被武大录取。进大学后,他的电脑特长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目前已开始跟随专家参与高端的科研工作。

    刘经南表示,武大有不少丁怡这样的学生。2005年,武大创办了珞珈科学文化冬令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和考核体系,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一定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生源质量,也对中学教育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刘吉臻坚信,高校自主选拔招生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种探索。他说,评价模式不再一元化,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也将成为素质教育新的“导向标”。

  公平公正是关注焦点

    既要透明,也需社会支持

    对于自主招生改革,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公平公正问题。对此,三位大学校长有一定的共识。

    在刘吉臻看来,无论是全国统一考试还是高校自主招生,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选才的首要基点,就是要保证公平公正,其次才是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和手段。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不能动摇这一公正公平的根基。他同时表示,多年来,高考“推贤举优”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它仍然是当前和今后选拔人才的主要的、基础的方式。

    杨卫强调,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应坚持反映本校教育理念与特色的价值标准,坚定不移地追求公正公平。必须注意的是,在“人情文化”盛行的社会大环境下,坚持规范招生是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在高校内部形成公正透明的机制,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以确保自主招生发挥积极作用。

    刘经南表示,在自主招生中,武大采取了一系列严密措施,如招考分离,多部门配合,分工协作,严格进行生源遴选;综合能力测试评审专家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由所有承办院系推荐产生;招考录取过程及结果都在网上向全社会公开;实行问责制,所有命题、制卷、评分和监考教师都要签订廉政承诺书,等等。他说,这些举措看似“琐碎”,但恰恰是这些“不厌其烦”的“琐碎”举措,才能从制度上保证招考录取的公平公正。

标签:访谈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