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以学院为主体,以教授为桥梁,构造学校-学院-教授多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运作模式,以点带面,整体渐进,促进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学校国际化建设,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
一是大力拓展学生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型复合人才。学校加大与世界知名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多个校际之间的常规学生交流项目,拓展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到国外学习和进修的平台,并通过学生交流带动科研合作。如,2007年学校与美国休斯敦大学开展“3+1+X”学生交流项目,专业已由开始的化学工程专业拓展到了计算机、机械工程等学科。学校先后与英国邓地大学在多个学科实施3+1+1本科(ECUST)——硕士(UD)学生交流项目,与法国里昂一大的化学专业实施2+2双本科学生交流项目等。同时,学校结合发展实际与学生需求,拓展了一系列学生短期交流项目,如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美国里海大学、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大学等校开展理工科或文科学生的交流。学校工商管理学院与国际高校的合作更是突出特色,特别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澳MBA项目,运作多年广受好评。与欧洲、亚洲等6所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也吸引了大量学生积极参与。
二是依托国家公派项目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育国际化。在大力发展校际合作交流的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各类公派出国项目,选派优秀的教师和研究生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学习。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支持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出国留学项目,使年青骨干教师拓宽国际化视野。学成回来的教师充实到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领导对国家公派项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每年分别召开各专业学院领导会议、研究生导师动员会,将派出名额下达到各学院,并对全校研究生召开新闻发布会。分别对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出国留学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外语助教子项目以及中德合作科研项目等进行动员宣传。
三是设立专项经费资助邀请国外教授讲学和举办国际会议。为更好地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学校加大邀请国外专家来访的力度,邀请专家的重心向国际著名教授倾斜。设立专项资助经费每年邀请十余名国外教授学者来学校用英文讲授本科或研究生专业课程,并配备年青教师协助教学。其授课领域覆盖化工、材料、信息、环境、药学、生工、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受邀教授在为学生开设示范课的同时还与相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教授和研究生进行学术座谈,为师生提供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触发学习、教学、研究感悟与思考。学校还设立国际会议专项经费,资助主办或承办的高水平国际会议,以通过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与知名度,为师生提供国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科研和教学。专项经费的设立提高了各学院和部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举办国际会议的水平和学校的影响。如,第十二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第一届认知神经动力学国际会议、分子机器和分子探针等。
四是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层次。按照教育部“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国家来华留学工作总方针,学校以国际教育学院为基地,以优势学科为依托,通过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奖学金项目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等,大力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尤其是不断扩大学历留学生的比例,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在目前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结构以文科为主的情况下,学校大力发展以理工科为特色专业的国际留学教育。学校还积极承担教育部下达的重大留学任务。2005年,在非洲国家乍得、马拉维和我国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与我恢复外交关系的重要外交工作中,学校承担并圆满完成外交部、教育部接受和安置原在台湾学习的乍得留学生任务。2006年,学校首次承担国家商务部、教育部“为落实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和培养人才承诺”的“阿拉伯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任务,来自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的教育部副部长、大学校长和教育界高层管理人士参加培训,效果良好。
五是以精心实施中德项目为平台努力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精品。学校中德工学院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于2003年10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该项目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实施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积累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并加强与德语国家、特别是与德国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建立了以中方为主的联合管理委员会制度,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中德双方强项和特色,既秉承学校厚基础、重理论、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传统,又体现德方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工程训练、宽专业口径培养的特色。通过引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注重应用技能培养的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按照逐步推进与德语地区的合作计划,在实施该项目的同时,还积极拓展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先后与德国、瑞士、奥地利一流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如柏林工业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格拉茨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