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院新校址是一个数字化、生态型、全国一流的校园,将是信息学院实现大发展的一个平台。深圳大运会运动员村和一些训练、比赛使用的场馆设在我院新校区之中,今年入学的同学在大运会结束后就可以在崭新的现代化校园里读书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基宏教授告诉记者。
由于受原有办学资源的局限,目前信息学院校区最大的在校生容纳量为7000人以内,经过8年的发展,目前学院在校生已达到饱和状态。
为此,市委、市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决定为信息学院新建新的校区,为学院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恰逢大运会将在深圳举行,市政府决定,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一村、一场、一馆”干脆设在信息学院新校区。“一村”指的是运动员村,“一场”指的是足球场,“一馆”指的是羽毛球馆。
据悉,学院新校区2010年底将全部完工。据介绍,学院新校区建设从最初的方案论证、设计优化到施工组织,每个环节始终把创造一个节能环保示范院校作为目标,在建设中利用建筑节能、太阳能技术、中水系统、风能利用技术、节能照明技术、绿色环保材料以及节材技术、再生材料应用技术、湿地净化技术、透水地面技术、节水设备、空调节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和人文关怀的建设理念。
数字化、生态型、全国一流将是新校园的最大特点。
到底新址在哪里?是什么模样?记者近日走进正在加紧建设的新校区,先睹为快。
新校区投资24亿元
从信息学院老校区出发,不到半个小时,汽车驶下水官高速公路,学院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建研究员指着左手边一大片规模宏大的大运新城告诉记者:“就在这里!”
极目望去,场馆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绿化美化,那片崭新美丽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记者感觉交通异常便捷。
新校区具体位置为龙翔大道以东,龙兴路以南。总占地面积约9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8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4亿元。
新校区分为东校区、南校区、北校区、西校区四个校区,共28栋单体建筑。东校区主要有教工及学生食堂、校医务室及后勤管理用房、教工宿舍及学生宿舍、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等建筑;南校区包括南教研组团、办公楼、体育馆及游泳馆等建筑;北校区主要有北教研组团(实训室)、图书馆、会堂、会议中心科技楼、运动场、风雨操场等建筑;西校区为求水岭景观林地。
可招收1.3万学生
该院副院长、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刘颖向记者透露,在建的可容纳2万人左右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于运动会结束时将归属学院作为学生宿舍使用;新校区其他教学硬件也随大运会同步建设完成。可以肯定,未来的信息学院在办学规模上将有大踏步的发展。
学院新校区是学院实现招生规划的强大保障。据悉,2011年~2013年,学院招生计划分别设定为4000人、4500人和4600人,每年的在校生人数为8613人、10882人和12994人,每年比上一年增加2200人左右,到2013年招收学生接近1.3万人。
新校区将招收1.3万名学生,相比于目前老校区肯定是“鸟枪换炮”。
首先,学生住宿条件将彻底改善。现在老校区大量租房当学生宿舍,新校区则是有5栋高17层的学生宿舍,共4997间,可以做到4名学生一间宿舍。
新校区将有2个学生食堂,A食堂,3层,建筑总面积6539.10平方米,2部电梯,建筑高度15米,可容纳2380人同时就餐,B食堂,2层,建筑面积4318.20平方米,建筑高度10.65米,无电梯,可同时容纳1856人同时就餐。
概算1.8亿元
建最先进智能化系统
据悉,信息学院新校区智能化系统项目概算1.8亿元人民币。建设的智能化系统代表着国内高校智能化的先进水平,保证让无线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能提供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代表着明日无线网络发展的WAPI和802.11n技术,是无线网络的新标杆。
千兆接入是校园网建设的趋势。信息学院是一个以网络技术及软件技术为主要优势的院校,本着“高起点、高水平”的设计原则,智能化系统采用千兆接入、万兆骨干的网络构架。
“总之,新校区智能化系统,是各种先进技术的结合,是国内最先进的校园智能化系统,满足可持续性的高职教学改革和科技发展,适应21世纪国家级高校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张建说。
体现生态节能环保理念
新校区共有28栋单体建筑,无一不体现着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
学院图书馆、科技楼、教研区等建筑大量采用了遮阳措施,减少太阳辐射,节约空调能耗。宿舍平面布局采用外廊式设计,以获得良好的通风。
根据校园建筑上下课瞬间人流大的特点,设计上采用二层步行系统从空中分解人流压力。同时,校园内设置了大量的架空层,有效遮挡了南方炎热的阳光,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非正式交流与活动场所。15层的办公楼在垂直方向上设计了多处空中花园。
新校区以创造出生态自然、舒适、导向清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目的,除对规划中的平面绿地进行美化绿化外,还利用攀援植物、屋顶绿化技术对墙体、山体护坡、屋顶等空间进行绿化,尽可能提高绿化覆盖率,提高绿化生态效益。
太阳能为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新校区的建筑充分利用深圳优良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集热板、空调热回收与空气源热泵联合的方式为校区提供热水,满足泳池水加热及师生淋浴用热要求,大大减少了对电能的消耗。
同时在新校区的室外道路、庭园、绿地等使用太阳能照明系统。
通过屋面集水、生态调节池、植草沟、透水性路面和人工湿地收集雨水,经过粗过滤后用于园内浇灌和道路及广场的清洗。
同时,设计上还直接采用周边的神仙岭水库与横岗污水处理厂的市政中水清洗路面和冲厕、补充景观湖水。
新校区还是国内首批采用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高校,也是深圳市采用该系统的首个试点项目。该系统是以气体为输送载体,将生活垃圾经一系列埋地管道后运送至中央收集站内,再经过垃圾分离器气固分离及压实机压实密封后,由运输车运至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进行最终处置。分离后的气体则通过除尘、除臭等空气净化装置后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