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求职就业

政协委员调研建议:鼓励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就业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5-28文章来源:东方网作者:未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十七大报告提出,“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些政策的共同要求,就是要努力提高企业生产一线人员的素质。这也是推进企业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没有素质和数量相当的一线生产人员作为依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但是,随着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大规模增加,企业生产人员的总体素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目前相当多企业在生产一线中大量使用学历层次较低的农民工。有专家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80%的优秀人才集聚在企业,而我国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2002年,我国大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第二产业的比例为15%和18%,这样的人才分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是不相适应的。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预计有近百万的2008年高校毕业生一出校门便面临失业。大学生就业难与他们的观念存在偏差有关,如有些学生一毕业就想往机关事业单位挤,或进企业就想坐办公室。实际上,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毕业的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往往都从生产一线干起,一干就是几年或更长,他们通过在劳动实践的思考和感悟,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这些推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与科学管理,他们中成长出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水稻大王谢华安这样作出了显赫贡献的科技领军人物。理论知识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生产力。大学毕业生如能在生产实践中“小改小革”,推进工艺流程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和完善单位内部管理,既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企业履行节能降耗的社会责任。如果一名大学生能沉到生产一线工作几年,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又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情况,他们的人生之路也将会走得更宽更远。从总量上看,2001年至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占当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比例已从14.4%提高到41.1%,但是在近年新增就业岗位中只有25%~30%是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其他多是生产一线工人和三产服务人员,这也意味着大学毕业生从事白领岗位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如大学毕业生一味追求当白领,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为此,国家应制定政策,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就业。比如,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或基层工作经历,引导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制定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就业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给予补贴;加强宣传,引导社会、家庭、大学生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向“学而优则创新”转变等,以此来促进更多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和企业创新成果的涌现。如果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能自觉到生产一线工作,不仅大学生就业形势会发生重大改观,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充沛的源泉。

标签:就业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