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校团委 郝运
目前,大学生支教在全国范围内唱响了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时代主旋律,在推动落后地区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教有利于实现学生高校社会三方共赢
就大学生而言,支教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尤其是加深对我国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认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他们通过克服支教过程中的困难,锤炼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支教中,大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支教还提升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
尤其是对于师范学生,支教能够加深他们对教师行业的理解,找到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明确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另外,支教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教师技能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积累了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为他们将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心系灾区”支教团和“晨鸽”支教团的师范生就表示,支教使他们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积累了经验、看到了不足、明确了方向,使他们乐于从教、善于从教,坚定了终身从教的决心。
就高等教育而言,支教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检验高校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支教还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支教学生带回的最真实的基础教育现状信息,不但有助于高校深化服务基础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形成需求拉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支教密切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是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职能的纽带。
就社会发展而言,大学生支教缓解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和数量不足的这一突出问题,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在落后地区传播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去新观念、新科技、国际眼光和开放思路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教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生在支教中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意识与精神,也影响了当地的群众,有助于公民意识和责任的提升。另外,大学生支教是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建功立业的有效方式,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在支教中锤炼自己要注意三个方面
支教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一项目的明确、意义深远的使命,也是一次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前期的充分准备、实施中的务实灵活和后期的反思总结都是确保支教工作顺利、有效的关键环节。
支教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为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大学生在开展支教活动之前,一是要调整自我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视自己、直面困难,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挫败感和心理落差,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二是要对支教地和支教学校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支教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计划,并保持与支教地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对支教计划予以修正和完善。三是要全面提升以教师技能为核心、以综合能力为保障的“支教技能”,包括努力完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工作相关知识储备,加强教师技能、适应能力、团队协作等训练,对可能遇见的困难和危险作出应急预案,做好身心调整、物质供给、权益维护的准备等。
支教中,注重实效,检验自我,积极融入地方教育事业。一是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要注重支教地学生品格的塑造、心理的疏导、学习动机的端正、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方法的养成;注重支教学校教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普及,并积极为支教学校的科学管理和长远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要不断检验、完善自我,虚心、广泛地汲取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完成由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角色转变。例如,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从而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支教服务水平。三是大学生要明确支教工作是支教者、支教对象和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应当不断加强与支教地学生、支教学校、指导教师、母校及社会团体等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能够尽快地融入地方教育,搭建起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的桥梁。另外,大学生应该清楚支教是对当地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对当地教育教学实际予以尊重和配合。
支教后,积极总结反思,完善生涯规划,促进支教工作良性发展。支教结束后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支教工作质量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总结和反思能够使大学生找到自身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对支教中问题的分析、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探索等都将为今后的支教工作提供借鉴,而支教工作也正是在实践---反思总结---创新---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实现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学生成才的“双赢”。
高校如何在大学生支教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等院校应找准自身在支教工作中的角色定位。高校具有科研人才密集、教学资源丰富、研究能力较强等显著优势及学生众多、师资力量强大、对外联络便利等潜在优势,因此充分发挥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可以进一步务实有效地开展支教工作。归纳来看,高校可以是参与支教学生的支持者,从思想引导、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巩固支教工作的基础队伍。高校可以是服务实践地的协助者,做好支教学生与服务地的对接,为服务地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支持,保证支教服务长期、稳定进行。高校更可以是支教工作中的研究者,结合支教实践研究支教意义与作用,制定支教详尽规划与方案,推动支教工作在一定基础上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纵深方向发展。综上所述,高校以准确定位为依据,则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支教工作。
高等院校应完善支教学生的人才培养与输送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好支教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支教观;做好支教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基本从教能力;做好支教学生服务地社会环境教育,培养适应社会能力;鼓励支教学生深入一线实践调查,培养课题研究能力。在人才输送方面,加强输送管理,确保优秀支教人才出路广;保证输送质量,确保社会需求供给足。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是高校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发挥自身作用,完善对支教学生的培养与输送体系,可以扎实推进支教工作稳步开展。
高等院校应健全服务基地开发与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发服务基地,广泛联系合作伙伴,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即时掌握服务基地情况,有助于支教信息反馈通畅,保证对支教学生的跟踪管理;加强对支教地的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支持,定期与服务基地进行有关支教工作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服务基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对支教服务基地实施开发建设相结合,既满足学生培养需求,又满足服务地社会需求,最终可以形成“学生能下去,下面能接受”通畅渠道,实现服务基地与学生“双赢”的局面。
高等院校应建立支教工作研究与教学的专项体制。在研究工作上,应组织开展支教工作深入研究,为支教学生提供重要指导和必要参考;在课程设置上,将支教助学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实现支教学分制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建立课内教育与服务地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教师和学生管理上,系统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支教一线进行有关支教工作的系统研究,将支教工作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专项体制系统推进,有助于支教工作的纵深有效发展。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