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求职就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重在过程培养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0-11-03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未知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民生议题。就高校而言,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主要是要在传授知识和科技创新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高等教育过程之中。

  提高就业能力是关键

  就业能力是个人成就、理解力及个人品质的综合体。西方发达国家对劳动者就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有一批学者也陆续开展了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虽然存在不同观点,但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个体就业的核心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系列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组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它与不同时期用人单位基于职位分析所制定的“任职资格模型”相关。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误区,他们仍然把所学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各种证书等看成是吸引用人单位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的反馈是:应届毕业生不能理解现实世界,没有商业意识,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缺乏应变能力等等。

  这就反映了毕业生不能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以及取得的成绩转化为能和用人单位产生共鸣的语言,不善于展示自己;使得他们的智力、知识和文化优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导致他们在求职乃至工作过程中屡屡碰壁。因此,就高校而言,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难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所在。

  培养就业能力破解就业难

  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下的就业状况是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体现。高校没有能力改变整个宏观环境,但是可以有针对性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宏观上,高校要帮助学生把握人力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在微观上,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认清求职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同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相互交织,形势十分严峻,就业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竞争将会持续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优化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会使毕业生在持续加剧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就业能力培养重在过程教育

  1,转变教育观念,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

  不可否认,高等教育应当具有对社会的引领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高等教育可以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因为,即使是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其质量也只有在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检验。大学毕业生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把就业能力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超越了就业问题本身,成为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发展的时代诉求。

  2.面向工作岗位需求,改革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

  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由于存在人才培养周期,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事实表明,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辅助课程设置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根本。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针对毕业生可能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并以此为依据,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并辅之以与职场相关的辅助课程,以此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工作世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能力转化和提高

  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伴随能力的提升,问题是究竟该怎样促使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理解和内化、升华是关键;另一方面,能力还可以在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来获得。与此相关的是要改变高等教育“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问题式”、“案例式”、“情境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输出信息,强调的是如何获取、评价和运用信息;如何在专业知识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以此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就业能力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有几种形式:(1)在工作中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完成老师的科研项目等实际工作的形式来进行。要让学生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细小的问题,详细记录参与工作过程中的每一步,包括工作的性质、目标、所用的技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遇到困难后所采取的措施等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2)通过兼职提高工作能力。通过兼职工作完成大学学习是发达国家培养大学生能力的传统做法。在兼职工作中为了赢得别人信赖,他们需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金融、财会等,通过实践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3)通过志愿者工作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西部支教、农村支教、青年志愿者计划找到正式的工作岗位,并在志愿工作中寻找自我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5.通过职业指导服务,培养积极、务实的就业观

  态度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从入学之初,高校就应针对就业问题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就自己的潜能做合理的、全面评价,将正确的择业心态和积极的就业心态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以培养积极、务实的就业观。

  (作者 瞿祥华 徐绍红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标签:求职就业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