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华平
◆开栏语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总结高考备战经验,推广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参加高考的师生提供最前沿、及时、科学的讯息,共享备考策略,同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推出了“高考通名家论坛”栏目,刊发高三教学方法、高考备考心得、高考应考经验、高考心理辅导、高考阅卷启示、高校选择诀窍等方面的文章。本栏目拟定于每周二刊发,敬请教师关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高考备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复做题,一定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选择恰当的材料,把握练习的节奏。
一、明确备考理念
语文科备考的理念是“用新课改的理念统率日常教学与应考指导”。尽管四川还没有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但课改的理念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熟悉了,而高考命题组核心成员均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研究有相当的深度,因此,所命题目对新课改精神自然会有一定的体现。
语文科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键词在“全面”,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文运用“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以体现高考命题“在语文素养的测查上实现语文知识、能力测查与健康人格、思想品质测查的统一”。从这一素质教育精神出发,在同样很不平凡的2009年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信息:美国爆发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海啸、南海冲突、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备考不一定要变成题目做,关键是要关注、要理解、要思考。
二、完善备考方法
1.基础知识:天天见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基础知识复习最妥当的办法是分散进行,“常见常用”的字、词、诗句的积累需要天天见面,强化“过手”,让学生天天都有看得见的收获,天天都有进步的感觉。
2.诗文阅读:力求客观
考生最难把握的是诗文阅读主观题。每一道高考题目,同时面对的是数十万考生,每一个题目的阅卷老师也是数十上百人,这两点决定了作为大规模测试的高考,其主观题的命题、阅卷必须尽可能客观化,以尽可能保持公平性、公正性。
不少考生将对诗文的理解等同于对文本所涉及生活实际的理解,如2008年散文阅读《我爱水》中理解句子“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的含义,不少人对什刹海的“灵魂”是“水”无法理解。这就是没有把握“作为实际的生活”与“文本所表现的生活”之间的区别。
“文本所表现的生活”是作者在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中表现作者特殊情感的生活,解读则要注意作者“文本所表现的生活”是什么,明白作者在特定的某一文本中的观点态度,而不是让读者谈自己对文本所涉及的人、事、物的观点态度。读者也可以提出另外的观点,但那已是另一个文本的事情。这一点是区分“专业解读者”和“一般解读者”的基本标尺。考生在复习阶段,要力争成为“专业解读者”,牢牢把握住文本这一客观依据。
3.作文应考:摆正位置
满分作文需要很多的因素共同作用,是可遇不可求的。最合理的目标是50—55分。这一目标确定后,相应的措施才会到位——不追求过分创新。写作时,如果没有特殊限制,尽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熟悉的材料,安排清晰、完整的结构,打造一两个精彩段落。
作文要注意中心明确。不少同学喜欢含蓄的语言,常常说:“难道阅卷老师还读不懂我的作文?”这就没有端正心态、摆正位置。考生要考虑的是,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千万不要去检验阅卷老师的理解水平,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老师读懂你的作文,在含蓄的行文中尽可能设置一些“语言标志”,让老师明确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三、注意变化趋势
2009年高考具有新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教育背景,因此,试题也会体现新的变化趋势。
1.难度:可能微调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剧、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国家对高校招生政策可能会作出调整;尽管绝对录取人数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参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会发生变化。
现阶段可能提高难度的板块:(1)名句默写,在原来“填充型”“理解型”“情景型”的基础上可能增加“运用型”,注重运用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2)诗歌鉴赏,恢复常态,不会只像2008年那样降低答题要求——名为“赏析”,提供的答案却只是要求“辨析”,即说明怎样用的修辞手法即可;(3)语言运用,题干要求可能由“显性要求”变成“隐性要求”,这将提高考生根据语境把握命题意图的能力。
2.书写:要求提高
“字是人的脸”,书写与错别字对作文的影响很大。2008年高考,在作文中,加大了错别字扣分的力度,“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鉴于去年的特殊情况,在阅卷时适当降低了扣分总数标准。
3.默写:杜绝投机
名句名篇默写,两个小题由考生选做一题,如两个题都做了,一直以来评卷时都选评得分高的一个小题;2008年则明确要求,如两个题都做了,评卷时只评第一个小题,从而要求考生准确记忆,不能投机取巧。不过,考虑到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执行细则》中,对于第一小题只填了一句的,而第二题填全了的卷子,评第二小题,也充分体现了特殊时期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但是,今年则将严格杜绝投机取巧。
(作者系四川师大副教授,国家教育部语文新课标审读组成员,先后在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