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49年6月,前身为上海市人民政府警务学校、上海市公安学校、上海公安专科学校,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1996年,上海市第一、第二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校。2005年6月,上海公安教育培训中心莘庄基地、北艾路基地并入学校。
学校占地850亩,建筑面积97797平方米,分三岔港、哈密路、莘庄三个校区。现有教职员工516人,其中,专职教官80人,专任教师70人,教员40人,学管干部82人,行政人员99人,教辅人员43人,职工92人。在校学员3000余名,年训练民警9000余人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训练、生活设施先进,各类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电子阅览室、警体训练场馆、综合射击馆、驾驶训练场,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图书馆藏书近35万册。征地278亩、投资5亿多元的三岔港校区改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6月全面竣工,届时,一座由滨江森林公园环抱的现代化警察训练学校将矗立于黄浦江畔。
学校目前主要承担第二专科教育、初任民警培训、警衔晋升培训、职务晋升培训、专业岗位培训、“轮训轮值”培训、警务车辆驾驶培训、成人学历教育以及全局公安远程网络教育等任务,为上海各级公安机关培养具有良好警德、警纪、警风,具备公安基础知识技能及发展潜力,适应公安警种岗位需要,专业基础宽、综合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市公安局党委从上海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固本强体”、“科教强警”两大战略和“率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率先走上科教强警之路、率先构建上海现代警务机制”的奋斗目标,将建设一流的公安教育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学校积极遵循市局党委深化公安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秉承“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的理念和“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服从服务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的办学思想,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上海公安教育“三个重心转移”(即公安教育的工作重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的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转移,专业培训的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技能训练转移),瞄准“一流警察院校”的目标,大力加强教学、科研、管理、保障“四个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办学新模式,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在职民警培训,创办第二专科教育,深化教学训练改革,努力构建与现代警务机制相适应的民警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警察特色的公安院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迈出了新的、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校坚持“政治建警”,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在学员中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从严治校”方针,实行军事化管理,强化学员纪律作风的锤炼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牢固树立“领导服务民警、行政服务教学、全校服务学员”的“三个服务”理念;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行“优胜劣汰、末位调整”制度;重视“文化育警”,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在初任民警培训中全面推行岗位核心能力教学训练模式,使学员在校就能掌握“会射击、会查缉、会电脑、会驾驶、会外语”的“五会”警务实战技能,具备政治思想、法律、心理等警察基本素质和交通、巡逻、治安、社区等基层一线岗位的核心能力,努力从源头上提高上海基层一线民警的警务实战能力,使民警初任培训更加贴近基层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在职后民警培训中,将各警种岗位初任和提高培训与警衔晋升培训相结合,在警衔晋升培训中按警种专业分班施训,逐步实现培训内容从着重提高民警的通用基础技能向着重提高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的重大转变,初步构建起民警终身教育体系。
学校科研工作坚持为公安教育和公安实战服务,大力加强公安业务、科技和理论研究,积极开展民警培训规律、培训模式、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方法、培训机制、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丰硕成果。其中,《现代警察岗位核心能力系统训练》被上海市教委纳入重点学科培育建设计划,《公安执法岗位核心能力教学训练模式》被上海市教委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学校《警务英语》课程被评为公安部部级精品课程之一,《治安防范》、《缉毒教程》等教材被评为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同时,学校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公安部民警心理训练实验点”。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上海市最佳学报。
http://www.shpc.edu.cn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